“敢問道兄,不知道老夫猜測的對還是不對?”
葉千秋聽了,微微頷首,道:“寧道友的眼力還是不錯的。”
葉千秋沒有正面說出他到底有多少歲,因為他其實早已經記不清他到底有多少歲了。
歲月年輪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寧道奇聽到葉千秋肯定的回答,眼中泛起亮光。
他朝著葉千秋說道:“能得見道兄這般人物,當真是老夫最近三十年來最值得高興的事情。”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任我們沉淪顛倒,機心存於胸臆。”
“似道兄這般人物,應該對生命之道的瞭解,要比我深厚的多。”
“就讓我來領教一下道兄的高招吧。”
“讓我來感受一下道兄近乎於道的生命體悟。”
葉千秋看著那寧道奇,從他的臉上還是能看出那如同孩童一般的笑容,道:“我能看出來你不太喜歡老子,倒是挺喜好莊周,莊周入世而出世,順應自然之道,不知你參悟了幾層?”
“不過,我覺得你好像走偏了道路。”
“如果道是自我,那麼你的自然之道,顯然已經走上了歧途,因為你不再自我,不再超脫。”
寧道奇聞言,臉上泛起奇異之色。
這還是他第一次從別人的口中聽到別人對於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對於寧道奇來說著實是十分新奇的事情。
事實上,自從三十多年前之後,他就已經很少在世人面前露臉。
他想走到武道的更高境界,但是三十多年過去了。
他已經在這個境界停留的太久太久。
根本無從突破。
所以,他選擇到慈航靜齋借閱《慈航劍典》,可是沒看了兩眼,便直接吐血。
如今天下大亂,慈航靜齋要入世,輔佐明君。
他對於此事一清二楚。
當慈航靜齋的齋主梵清惠找到他,想要讓他成為師妃暄的護道人,為師妃暄保駕護航,助力慈航靜齋的時候。
寧道奇幾乎沒有怎麼思考,就直接答應了。
因為,他想參悟和氏璧,或許,當他參悟和氏璧之後,領悟了其中奧妙,就能更進一步。
而且,慈航靜齋是天下正道魁首。
他幫助慈航靜齋,就是幫助天下蒼生。
他覺得這就是順其自然。
寧道奇道:“老夫所求的無非是泯視生死、成敗得失、是非譭譽,超脫一切欲好,視天地萬物與己為一體,最終達到不知有我、非我的“至人逍遙”境界。”
“只是這等境界著實太難達到。”
“如今,老夫只能是有違莊周超脫一切之旨,入世修行。”
寧道奇並沒有否認這一點。
他能感覺到,葉千秋的境界隱隱約約間要比他高出不少。
這個境界,不是指武道之上,而是來自於心靈精神之上。
此時,只聽得寧道奇道:“後天地而生,而知天地之始;先天地而亡,而知天地之終。”
“故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終。”
“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驗,此自然之道也。”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道有體有用,體者元氣之不動,用者元氣運於天地間。”
“所以物極必反,福兮禍所寄,禍兮福之倚。”
“老子主無為,莊子主自然,非是教人不事創造求成。”
“莊子主自然,非是教人不事創造求成。”
“道友覺得如何?”
寧道奇的五縷長鬚隨風輕拂,峨冠博帶,身披錦袍,與世無爭的天真眼神,正一眨不眨的瞧著葉千秋。
葉千秋聽了,微微一笑,道:“你理解的不算錯。”
“但理解的對,並不代表能做對。”
“解題和破題本身就是兩回事。”
“能解題,未必能破題。”
寧道奇聞言,道:“那還請道兄指教!”
葉千秋淡然說道:“指教談不上,你算是道門之中有數的高手。”
“貧道聽聞過你的散手八撲。”
“你且來向貧道盡力來攻,且讓貧道看看你的本事!”
葉千秋這番話,讓站在不遠處的梵清惠等人聽的一清二楚。
梵清惠的臉上泛起一絲絲莫名之色。
若是旁人敢對寧道奇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