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沉吟片刻,道:“先生何意?”
葉千秋道:“我說你們這些六國遺族,難道就不能堂堂正正的承認,你們不如始皇帝嗎?”
“你們口口聲聲說嬴政是暴君,但你們可有實據?”
“虎狼之說,不過是山東六國基於族群歧視意識,在抗爭屢屢失敗之後,以仇恨心態發出的政治詛咒。”
“整個戰國之世兵爭連綿,但始皇帝沒有過一次屠城暴行,秦始皇滅六國大戰,秦軍也沒有任何一次屠殺平民的暴行。”
“何來暴君之說?”
“子房你是儒家弟子,應該知曉你儒家聖賢荀卿曾經對秦國的評價。”
“荀卿兼具儒法兩學,學術立場素來公正,他對秦制秦政秦風素可是有著高度評價的。”
“在荀子的《強國》篇中,荀子依親自入秦的所見所聞,對秦風秦政曾經如此評價,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秦類之矣!”
“在《正論》篇中,荀子則對“治世重刑”的合理性作了充分論證,實際便是對秦國“苛政”之說的回應。”
“荀子之說,可從沒有任何人提出反駁。”
“天下之所以能為秦所得,是因為幾百年來的紛爭,讓“天下向一”的歷史趨勢日漸形成。”
“這種人心趨勢,意味著天下將寄厚望於秦國,寄厚望於秦國“一”天下。”
“如今,秦國已經一統天下九年。”
“你們這些六國遺族心中有恨,我是理解的。”
“但你們能不能誠實一點,別人也就罷了,可子房你曾經可不是這樣的。”
張良聽到葉千秋這番話,半天沒有反應,良久之後,他才說道:“曾經的張良少不更事,如今的張子房也只是一個俗人。”
“和葉先生相比,子房自愧不如,子房沒有葉千秋那樣寬廣的胸懷,也無法放下過去。”
“無法忘記那些在秦人鐵蹄之下死去的韓國亡魂。”
“只要我張良在一日,便要為顛覆暴秦而努力。”
葉千秋聞言,微微一笑,朝著那邊一指,道:“上一個說出這等話的人,已經被我活捉了。”
“你可以去問一問燕丹,他此時此刻的想法。”
“問一問他這個如同老鼠一般在地下躲藏的墨家鉅子,仇恨到底可不可以摧毀敵人。”
張良順著葉千秋所指的方向看去,眼中滿是驚詫之意。
“燕丹……還活著?”
張良大步流星的朝著燕丹走了過去。
張良對燕丹還是很敬佩的。
對於策劃出荊軻刺秦這樣的人物,張良很是佩服。
他這些年來,一直想著籌謀一起堪比荊軻刺秦的刺秦行動,但一直沒有合適的時間地點。
如今看到了燕丹,他的心中很是激動。
他耳邊還回響著葉千秋的聲音。
張良亦是滿臉詫異的看著燕丹,原來這一次聯絡他的人墨家鉅子就是已經身故多年的燕丹!
這幾年墨家鉅子在江湖上叱吒風雲,但他還從來沒見過這位墨家鉅子的真面目。
張良朝著燕丹行禮道。
“張良見過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