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再入東京(1 / 2)

小說:諸天一道 作者:小白紅了

童貫看葉千秋一時不開口,又急忙道。

“葉真人無須多慮,此番真人入京,有張都知作保,便是葉真人回天乏術,也定然能全身而退。”

“更何況,張都知對葉真人可是推崇不已,常贊葉真人的本事天下少有人及。”

“恨不能與親自當面和葉真人請教。”

“此番請葉真人入京,亦是張都知在太皇太后面前舉薦了葉真人。”

“葉真人在終南山一代威名遠播,人人稱頌活神仙,這些事都已經傳到官家耳朵裡去了。”

“所以,還請葉真人不要推辭,此次入京,對神霄派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童貫小心翼翼的看著葉千秋,等待著葉千秋的答覆,他此次只是奉了口諭而來,並非拿了聖旨。

畢竟此次請葉真人入京,無論是官家還是太皇太后都不願意聲張。

葉千秋聽童貫口中再次提到了張都知這個人物。

大概也清楚了張都知才是此番要請自己入宮的關鍵人物。

畢竟,他雖然有些名氣,但也不過是在江湖上傳揚,和內廷之中並無瓜葛。

大宋重文輕武,自從狄青死後,朝堂之上更是已然徹底淪為了文臣的名利場,別說是江湖草莽,便是正兒八經的武將在朝堂上不過是邊邊角角的配角而已。

雖然,他曾夜闖過一次大宋皇城,但也僅僅是看一眼,並未驚動多少人。

上一次,開山大典之時,童貫來道賀,就說是奉了那位張都知之命。

顯然那位張都知便是在東京城裡追殺天山童姥的那位老太監。

葉千秋對這位張都知的情況知道的不多,但看起來,自己的聲名能傳入趙宋內廷,和這位張都知脫不了干係。

葉千秋沒有急著答應童貫,而是朝著童貫問道:“不瞞童宮使,貧道與張都知不過一面之緣,張都知如此推崇貧道,倒是讓貧道有些詫異。”

“不知童宮使可否給貧道說一說張都知的生平,不然貧道入了京,見了張都知,恐有失禮之處。”

童貫一聽,眼中一亮,聽葉千秋這話,看來是有戲。

這一次到終南山,張都知只是讓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

若是真請不到葉千秋,也就算了。

畢竟江湖上的奇人異士,不受朝堂約束,也是正常之理。

但童貫這個辦事的,自然是想要完成上面的交代,竭盡全力請葉千秋入京。

去歲在終南山參加神霄派的開山大典,讓童貫可謂是大開眼界。

他雖然也有一身功夫在身,但那日看到葉千秋的神威,亦是忍不住心驚肉跳。

他這一身武學盡數得自於張都知,張都知身為四朝老臣,深得官家和太皇太后信任。

一身武功更是出神入化,是為大宋內廷第一人。

當年仁宗皇帝在位時,皇城裡進了盜賊,一眾內侍無人敢去緝拿,唯有張都知直接翻入屋內,一舉擒獲了那盜賊。

自從那之後,張都知便獲得了仁宗皇帝的賞識,升領御藥院,開始了平步清雲之路。

關於張都知的這些事蹟,童貫可是記得清清楚楚,他將這些事盡數和葉千秋一一道來。

葉千秋聽完之後,頓時清楚了這位張都知的名姓。

這張都知喚作張茂則,的確是四朝老臣,在宋仁宗時期就已經深受宋仁宗信任。

如今,他是大宋內廷宦官第一人。

只是,葉千秋不知道,這位大宋內廷的宦官頭子如此示好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

葉千秋略作思慮,覺得這一趟東京之行,走一趟倒也無妨。

見葉千秋答應跟隨自己入京,童貫自然是十分高興。

能請葉千秋入京,絕對是大功一件。

童貫早就打聽清楚了,葉千秋在江湖上被人稱為第一大宗師,別看長的年輕,但真實年齡最起碼在百歲之上。

大理鎮南王段正淳身受重傷,經由葉千秋醫治,沒多久便痊癒了。

而且長安附近的百姓多有受葉千秋恩惠醫治者,盡數稱其為活神仙。

這等人物,一旦入京,那絕對能讓官家和太皇太后心喜。

當年,太宗皇帝召見陳摶,請教養生之法,還賜了陳摶“希夷先生”的稱號。

這位葉真人若是入京,最起碼待遇不會比陳摶差了。

若是再能調養好太皇太后的病體,讓太皇太后延壽一年半載,那這位葉真人可就飛黃騰達,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