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1 / 4)

小說:大宋好屠夫 作者:九十八度

成功的政治永遠都是最大利益公約數的集合。

沒有做到這些之前,低調與謙虛才是王黼應該做的。而不是仗著皇帝的信任便把自己當成了原來的蔡京,認為自己就應該如當初的蔡京一般地位超然。信任可以建立起來,信任自然也可以瓦解下去。

“太傅,我並非沒有與那童貫示好,他也不想想那太師之位,那楚國公的爵位,是誰在官家面前與之謀來的。”王黼心中大概是真覺得童貫有些忘恩負義了。

梁師成聞言搖了搖頭,只道:“那些是童貫該得的,不是你替他謀來的,更不是你給他的恩惠。”

王黼聽言心中並不認同,只道:“太傅,若非我,童貫豈能得到這些,若是蔡京當朝,豈會與他這般大的名頭?”

王黼此話,當真也有一定的道理,蔡京當朝,興許還真不一定會給童貫這麼大的好處。

梁師成又道:“蔡京予之與否,與你又有何干,兩個名頭而已,算不得什麼真正的好處?”

王黼聽言,只道:“太傅有所不知,童貫對我,必然是心中嫉恨,聖寵在我,他心裡不平爾,非利益好處得失的問題。”

王黼下了定論,梁師成搖搖頭也不多言,只道:“多事之秋,三思後行。”

王黼也聽言並不上心,回得一句:“太傅,今日看那童貫與陛下說了些什麼,煩請晚上的時候告知一下。”

“這是自然。”梁師成答道,童貫與皇帝說的話語,梁師成自然是要再轉達給王黼的。

見到童貫進來,趙佶愁眉不展的面色立馬緩和不少,待得童貫拜見,趙佶開口就問:“河北已經聚兵操練了,糧餉卻是一籌莫展,此事該如何?”

“陛下,王僕射今日在朝堂之上已經明言,唯有等江南兩浙的賦稅了。如今只有多加催促,督導各路州府轉運使錢糧運送,以最快速度送到河間府去。”童貫答道,也是中規中矩。

趙佶聽言,嘆了一口氣問道:“若是錢糧久久不到,河北軍將你可能確保。。。”

童貫一聽,立馬答道:“錢糧久久不到,軍將無以果腹,必然譁變,更甚者,興許會劫掠州府以充飢。”

趙佶聞言,心中深信不疑,大宋趙家,最是不信軍漢,這趙佶是那每日提防軍漢造反的皇帝,哪裡會不信軍漢會搶劫以果腹。

“若是解散軍將,讓其各自迴歸州府,明年再聚如何?”趙佶問道,既然沒有錢糧,便讓這些軍將從哪裡來的就回哪裡去,如此也就解決了這些問題了。

“陛下,契丹不比党項,草原大漠之兵,源源不斷,若是士卒不操練,必不能勝。燕雲也不可收回。鄭智在滄州還招了幾萬人馬,更是等米下鍋,若是盡皆遣散了。明年哪裡來的兵馬大戰啊,遼人善戰,等閒不可勝,唯有如此妥善備戰,否則戰端不可輕開,還請陛下三思啊。”童貫答道。

趙佶眉頭緊鎖,左右踱得幾步,問道:“糧餉之事,你可還有別的辦法?”

“陛下恕罪,臣向來只掌兵事,朝堂大事多不參與,臣也無良策。”童貫答得一語。

一旁的梁師成聽得面色一鬆,童貫的這個回答倒是符合梁師成與王黼的利益。若是童貫忽然冒出一句“臣有一計!”,那梁師成當真就要著急起來了。對於梁師成這麼一個太監來說,不論見識了多少朝堂之事,也侷限在個人的基礎認知了。國家大事如何,那都是朝堂諸公的事情,梁師成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憂國憂民實在不是一個太監應該具備的素質。

趙佶聽言,忽然抬頭望向遠方艮嶽,望向艮嶽上方的蔚藍天空,長嘆一聲,惆悵說道:“歷代先皇之遺願,到得如今,卻又付了一江流水。燕雲如鯁,一百多年橫在喉中,父皇嘔心瀝血還歷歷在目,朕無能,愧對列祖列宗啊!”

趙佶一語,當真有幾分感動。至少這一份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抱負,是可以稱道的。

童貫見鋪墊得差不多了,上前說得一句:“陛下,蔡太師多日之前與臣巧遇,閒談之時曾出得一計,此計可解此時艱困。只是此計臣不敢奏。”

要說童貫高明,就在於此了。如此前後鋪墊,實在是把趙佶的心思摸得透徹,還借勢又幫了蔡京一把,至於什麼計策之事,大概也是與蔡京沒有什麼關係的。

果然趙佶聽言渾身一震,連忙轉頭來問:“還有何敢奏不敢奏的,快快道來。”

“臣斗膽,還請陛下恕罪。”童貫恭敬一禮。

“快說快說。”趙佶已然等不及了。

“陛下,蔡太師與臣說,各路州府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