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也提醒了趙佶一件事情,便是鄭智在他面前說過秦檜的壞話。暗示皇帝趙佶,這秦檜正在公報私仇。
趙佶自然把這些話語都聽了進去,抬眼看向秦檜,當真有種公報私仇的觀感,再看趙佶,面色也越發難看。
王黼聽得童貫話語咄咄逼人,也只秦檜是招架不住的,連忙出言道:“陛下,童太師說得也是在理,但是有功之人並不代表不會有過錯。許是那鄭智剿賊心切,又苦於手中無錢糧,方才一時心急做下此事。此事雖然情有可原,卻是枉顧國法,形同謀逆。治國之法,本就是賞罰分明,恩威並施,這鄭智有功已賞,有過也當罰。鄭智本也是一個西北屠戶出身,一直也是軍漢,做下這等大逆不道之事也屬正常。蔡太師當時不明所以,才把這沒有絲毫功名在身的武官當文官來用,也是差錯。陛下英明神武,當有定奪。”
王黼話語技巧,比秦檜倒是高出了不少。便是把鄭智拿來剖析一番,證明鄭智這陣渾人出身之輩,做下這等事情也有可能。更是把蔡京也牽扯進來,鄭智一個武人當文官用的事情說成蔡京的失誤。
顯然如今的王黼,已然不把那閒賦在家的蔡京放在眼中。
趙佶心中自然是有定奪,只是大概不會往王黼要想的結果去定奪。便是如王黼所說,鄭智本是一個武夫出身,當這經略使還是當初趙佶在蔡京府中親口應允的,鄭智雖無功名在身,卻是文采斐然,便是連自己的愛女趙纓絡都說可惜了,有沒有功名對於趙佶來說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