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雜的大殿忽然都安靜了下來,趙佶坐於龍椅之上,一副愁眉苦臉,這也是趙佶自從登基以來,第一感受到巨大的壓力,這份壓力再也沒有人能幫他擋住了,直接壓在了趙佶身上。
“反賊兵鋒將至,京畿無兵可守,諸位可有對策?”趙佶開口問道。
趙佶話語一出,朝堂之下又是無數交頭接耳之聲,嗡嗡作響。趙佶卻也並不阻止,只是一臉急切看著文武百官。
範致虛上前說道:“陛下,汴梁城中百萬民眾,若是眾志成城以抗反賊,反賊必然無法破得城池。拖上兩月,待得各地勤王之師到來,必可一舉滅亡反賊。”
趙佶聞言,站起身來,開口又問:“若是擋不住鄭智呢?鄭智久於戰陣,能破西夏,能破遼國。若是也把這汴梁打破了,那該如何是好?”
趙佶的憂慮意識不差,便是對於自己安危極為看重。一句話語,問得滿朝諸公無言以為,全部面面相覷。
卻是有一人出來開口道:“陛下,為保社稷穩妥,還請陛下南下暫避,待得東京戰事結束,再請陛下返回東京。如此可保江山社稷立於不敗之地。”
說話之人乃中書舍人吳敏。
趙佶聞言,心中一喜。只覺得這個計策不錯,至少能保得自己性命,保得大宋朝廷的安穩。卻是又覺得這個辦法有些不妥當,反賊來了,一國之君卻是逃跑了,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趙佶還在猶豫之時,範致虛開口說道:“此計不妥,一國之君豈能在危難之時拋棄京中子民躲避。如此汴梁百萬民眾,必然人心渙散,何以禦敵?”
吳敏聞言又道:“範相公,此乃穩妥之法,豈能讓天子立於危牆之下。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