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1 / 4)

小說:大宋好屠夫 作者:九十八度

鄭智從梁山到獨龍崗,官道平坦,行軍四日,四百餘里。

說起大宋官道,當真修建得極為平整寬敞,四通八達,這樣的官道也是繁華大宋極為重要的原因之一。

卻也是歷史上大金女真能一馬平川、以極快的速度掃蕩大宋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秦朝統一**,開始修建馳道(最早的高速公路),這個華夏,似乎對於修路極為熱衷,每朝每代都是如此。道路修建的好壞,也是跟各個朝代的經濟實力有關。這些道路,也是華夏始終能保持一個統一國家的重要保證。

鄭智到得祝家莊,祝扈兩家的主要人物齊聚一堂。

左右見禮之後,祝太公把鄭智迎上主座,恭敬開口道:“相公此番滅得宋江這個狗賊,我祝家上下,感激涕零,拜謝相公大恩!”

老太公說完,左右招呼一下,祝龍祝虎祝彪三兄弟趕緊站到父親身後,幾人隨著祝太公便是大拜!

鄭智剛剛坐下,卻是又連忙起身來扶祝太公,白髮蒼蒼之人大拜,鄭智心中當真覺得有些受不起,扶起老太公之後,鄭智開口道:“此行本是來謝祝扈兩家不遠幾百裡往鄆州馳援,卻是老太公客氣了。”

“相公帶兵去打梁山,我祝扈兩家哪裡敢袖手旁觀,此番報得大仇,以後相公但凡又何差事吩咐,我祝家一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以後我祝家,便是為相公馬首是瞻!”祝太公話語,自然是極為誠懇。

幾乎不受官府管轄的獨龍崗祝家莊,此時說出這句話語。原因也只有一個,便是鄭智對這祝家莊,實在是恩重如山。

扈太公也連忙上前拜下,接話道:“我扈家莊必然也如祝家莊一般,相公只要有用得上的地方,我扈家莊絕不說二話,定然為相公辦得妥妥當當。”

鄭智轉身又去扶扈太公,兩個老人如此大禮,倒是把鄭智忙壞了。把這兩人各自請回左右落座,鄭智方才自己坐回座椅之上,開口說道:“兩位老太公,此番我來獨龍崗,也是有事相求,還望兩位太公多多幫忙。”

鄭智自然也要直入主題了,事情急迫,由不得鄭智拖沓,練兵本就是個需要時間的過程,其他事情自然是越快越好。

兩位老人互相對視一眼,祝太公開口問道:“相公直接吩咐就是,錢糧我們兩家多年下來也有些積蓄,相公只要開口,我兩家必然不敢推辭。”

祝朝奉聽得鄭智有事相求,不用多想便認為鄭智是要錢糧。因為這祝家莊,此時除了錢糧,也幫不上鄭智什麼。

鄭智擺了擺手,說道:“老太公想差了,最近我與樞密院童樞密見得一面,當面得令,命我在滄州擴軍備武。部曲員額達五萬之巨,如此巨量計程車卒,我一時半會也招不到手。心想這獨龍崗上的兒郎個個驍勇,便想在這獨龍崗招些人馬入禁軍效力。”

祝朝奉聽言,哈哈一笑道:“相公,我祝家兒郎入軍伍效力倒是好說,卻是有一點相公還需允了老朽。”

鄭智一聽好說,心中一鬆,卻是又聽到這祝朝奉還有條件,連忙問道:“老太公請說。”

“也不算甚麼為難事,相公只需與老朽作保,祝家兒郎不得與旁人聽令奔走,只能在相公一人麾下效力。”祝朝奉此言,也是極為有道理的。祝朝奉信得過鄭智,相信鄭智不會虧待自家族中的兒郎,卻是信不過別人。祝朝奉的條件也是簡單,便是祝家入伍的漢子,不能由朝廷調來調去,只能保證一直在鄭智麾下。

扈太公聽言也是連連點頭,都是同族的孩子,出去了,自然也要對這些孩子有一個保障。

鄭智一聽這個條件,立馬開口道:“這是自然,祝扈兩家的漢子,我鄭智帶出去,必然照拂妥當,不論是誰,也調不走一人。”

祝朝奉聽得鄭智保證,開口道:“我祝家出三千青壯兒郎。”

此話一出,鄭智心中一喜,開口就是三千人,也實在是出乎了鄭智的預料。卻是又看得祝朝奉往身後看了看,隨即還說道:“便讓祝虎祝彪也同去吧,讓他們都隨相公出去搏一個前程。留在獨龍崗守著這一畝三分地也不會有個什麼出息。”

“多謝老太公!”鄭智此時也只有感謝,三個兒子都給出來了,也不由得鄭智不感動。

祝朝奉把自己兒子一併都派出來了,除了希望三個兒子將來能有個大出息之外,也是要做給整個祝家族人看的,家族便是這般,要家家戶戶出人當兵,自己自然也要以身作則。

“相公,我扈家不比祝家人丁興旺,便讓扈成帶一千五百人隨相公往滄州去吧。”扈太公開口,自然也與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