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1 / 4)

我們可以說希臘過去的市中心廣場已經被世界舞臺所取代。

從前的市鎮廣場是一片人聲嘈雜的景象,有人販售各種商品,有人 宣揚各種思想與概’念。如今的市鎮廣場依舊充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貨品與思想,只不過嘈雜的人聲中夾雜了各國的語言。

我們曾經提到在這個時候,希臘人的人生哲學影響的地區與範圍已經比過去擴大許多。不過,逐漸的,地中海地區的各個國家也開始崇奉東方的神祗。也許是在眾多古國原有宗教信仰的互動影響之下,新的宗教興起了。

我們稱這種現象為“信仰的混合”(syncretism)或“信仰的互動激盪”(the fusion of creeds)。

在此之前,人們都認同自己所屬的城邦。但隨著疆界之分逐漸泯滅,許多人開始懷疑自己的社會所持的生命哲學。一般而言,近古時期的特色就是充滿了宗教質疑、文化解體與悲觀主義。當時的人說:“世界已經衰老了。”希臘文化時期形成的各宗教信仰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他們經常教導人應該如何獲得救贖,免予一死。

這些教義通常都是以秘密的方式傳授。信徒只要接受這些教導,並進行某些儀式,就可望獲得不朽的靈魂與永遠的生命。但為了達成靈魂的救贖,除了舉行宗教儀式外,也有必要對宇宙真實的本質有

某種程度的瞭解。

關於新宗教,我們就談到這裡了。不過在這個時期,哲學也逐漸朝“救贖”與平安的方向發展。當時的人認為,哲學的智慧不僅本身有其好處,也應該能使人類脫離悲觀的心態與對死亡的恐懼。因此,宗教與哲學之間的界線逐漸消失了。

整體來說,我們不得不承認希臘文化的哲學並沒有很大的原創性。在這個時期中,並未再出現一個柏拉圖或亞理斯多德。相反的,許多學派乃是受到雅典三大哲學家的啟發。待會兒,我將略微描述這些學派。

希臘的科學同樣地也受到各種不同文化的影響。亞力山卓(A1exandria)由於位居東西方的交會點,因此在這方面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在這個時期,由於雅典城內有一些繼柏拉圖與亞理斯多德之後的哲學學派,因此雅典仍是哲學中心,而亞力山卓則成為科學中心。那裡有規模宏大的圖書館,使得亞力山卓成為數學、天文學、生物學與醫學的重鎮。

當時的希臘文化可與現代世界相提並論。二十世紀的文明愈趨開放後,造成了宗教與哲學百花齊放的現象。在基督紀元開始前後,生活在羅馬的人們也可以見識到希臘、埃及與東方的各種宗教,就像在二十世紀末期的我們可以在歐洲各大小城市發現來自世界各地的宗教一般。

今天我們也可以看到新舊宗教、哲學與科學融合之後,如何形成了新的生命哲學。這些所謂的“新知識”實際上只是舊思想的殘渣而已,其中有些甚至可以追溯至希臘時代。

正如我剛才所說的,希臘哲學仍舊致力於解決蘇格拉底、柏拉圖與亞理斯多德等人提出的問題。他們都同樣亟欲找尋人類最佳的生、死之道。他們關心人的倫理與道德。在這個新的文明中,這個問題成為哲學家研討的重心。他們最關心的乃是何謂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獲致這種幸福。下面我們將認識其中四個學派。

犬儒學派

據說,有一天蘇格拉底站在街上,注視著一個販賣各種商品的攤子。最後他說:“這些東西中有太多是我根本不需要的啊!”

這句話可以做為犬儒派哲學的註解。這個學派是在公元前四百年左右由雅典的安提塞尼斯(Antisthenes)所創。安提塞尼斯曾受教於蘇格拉底門下,對於蘇格拉底節儉的生活方式特別有興趣,犬儒派學者強調,真正的幸福不是建立在外在環境的優勢——如豐裕的物質、強大的政治力量與健壯的身體——之上。真正幸福的人不依賴這些稍縱即逝的東西。同時,由於幸福不是由這類福祉構成的,因此每一個人都可以獲致幸福,更重要的是,一旦獲得了這種幸福,就不可能失去它。

最著名的犬儒派人士是安提塞尼斯的弟子戴奧基尼斯(Dio—gzenes),據說他住在一個木桶中,除了一襲斗篷、一支棍子與一個麵包袋之外,什麼也沒有,(因此要偷取他的幸福可不容易!)有一天他坐在木桶旁,舒服地曬著太陽時,亞歷山大大帝前來探望他。

亞歷山大站在他的前面,告訴他只要他想要任何東西,他都可以賜予他。戴奧基尼斯答道:“我希望你閃到旁邊,讓我可以曬到太陽。”

就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