逶迤的驪山上又見點燃了烽火,可是再也沒有人把它當回事了。結果,西犬的軍隊把戎鎬京洗劫一空,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伯服殺了,搶走了褒姒。
再後來,幽王的一個兒子,也是先前被周幽王所廢的太子姬宜臼(音jiù)即位,他見繁華的堂鎬京已是斷壁殘垣沒法住了,便把國都搬到洛邑(今洛陽)。
得記住這個公元前770年的歲月,因為,這年是周王室東遷洛邑,史稱東周,也就是春秋時期的開始。
從此,天子弱,諸侯強,此外,在中原周邊,北有北狄,西有西戎,東南有淮夷,南有強楚。一個“靠軍事實力說話”的時代到來了,諸侯兼併,山河破碎,狼煙四起。直到五十多年之後,在淮河流域的潁河河的一個叫“管谷村”的村子裡,出生了一個叫管仲的男兒,他長大從政之後,給諸侯割地的中華帶來了新希望。……。。
一、 潁水漁曲 管母教子
一 潁水漁曲 管母教子
※※
寬闊的潁河,時而蜿蜒出一道河灣來,時而又分出叉河來,在柳林、葦叢、青茅野蠻生聚的河灘,潁河水挾著浪沫、打著旋渦向東南方向的淮河流去。
潁河,全長一千兩百餘里,發源於河南封登縣,從河南省流入今天安徽境內的淮河,其間有十幾條大大小小的支流,穿越慎邑境內(今安徽省潁上縣)的河段有兩百餘里,潁河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支流。
梅雨季節裡,潁河浩浩蕩蕩地開始漲水了。
在這個時節來到潁河的河灣,不難發現,在沙灘、卵石的淺水灣處,時常有魚群逆水而上。瞧,有七八個少年追趕著魚群捕魚呢!為首的一個叫胖墩的村娃領著村裡的小夥伴,在用竹竿和葛網綁制的小推網捕魚,還真的網到了幾條急得亂蹦的大鯉魚。
他們回頭看不遠處的管小二,他正在用榆木棍子打魚,累得捂著腰而無所獲;這個叫 “管小二”的十六歲少年,就是管仲。
胖墩帶頭喊起了奚落管小二的順口溜:
“管小二,書呆子,逮魚拿著長棍子,笨手笨腳像個水猴子。”
管仲下意識看了看地自己的魚簍——空空如也,他抿著嘴角搖搖頭,嘆了口氣。
管仲身邊的張潁娃為管仲抱不平,他揚起手臂指著胖墩說:“我們家窮,沒錢做推網,要不然,比你們逮得魚多!”
管仲插著腰思索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拍著潁娃曬的油亮亮的肩膀說:“走,回家把弓箭拿來。”潁娃楞了一會兒,隨即明白管仲的意思了,說道:“好!”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管仲領著潁娃,手拿弓與箭一路奔跑回到河灘裡。水花四濺,河水映著細碎的陽光。
河灣裡,管仲突然變得英武起來,他挺直腰桿,凝神屏氣,用弓箭專心地瞄準一條逆水上游的大魚,魚身下的鵝卵石都清澈可見,等了許久,終於“嗖”地一箭,水面染出一片紅色……
胖墩抬起胳膊,鬱悶地指責管仲:“咳!管小二!你怎麼用這種法子逮魚,大魚都要給你們逮掉了!”
管仲昂起頭有些得意:“胖墩!我們的老祖宗就是用這種法子捕魚的!你可知道淮夷的‘夷’字是怎麼寫的?”
胖墩比劃著說:“我們是淮夷,我孬好還識幾個字,‘夷’字是一把大弓,當中一個‘大’字嘛。”
潁娃也得意地湊上前,揚著手臂說:“是嘛,淮夷就是持大弓的部落嘛!我們家管仲從小讀書習箭,腦子又靈,人家是在憑本事逮魚嘛!”
胖墩覺得潁娃說得有些道理,不自然地撓了撓頭皮。
忽然,管仲又舉弓說道:“看箭!”
胖墩以為管仲是要射自己,“哇”的一聲,嚇得一屁股坐到了水裡,其實,管仲射出的利箭指向胖墩右方的水中,——他又射中了一條大鯉魚!
“哈,哈”——連胖墩都跟著大家笑起來。
……。。
※※
太陽懶懶地下山了,漸漸地變得又大又圓又紅。
管仲和潁娃的魚簍都裝滿了,各自魚簍旁還有幾條柳枝穿著的大草魚。管仲和潁娃上了岸,坐在大石頭上,沒有急著往家走,管仲用自己粗葛衣裳的袖子細心地擦著弓與箭。
管仲特別愛惜自己的弓箭,這副弓箭是他父親戰死疆場後,由父親的部下作為遺物帶回來的。管仲從十來歲起,就和小兄弟們用箭射獵,他們常常趁天還沒亮就去潛伏在蘆葦蕩,射殺野鴨和野雞,有時還射中了飛起來的大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