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國正統天朝日新月、國勢昌盛,仍不忘三千年之藩屬,可見天朝恩深澤厚!吾從收音機中聽聞大明忠臣林立業將軍已入享忠烈祠,各位需切記朝鮮之忠義,我等以林將軍楷,為中國忠臣,同為中國之鬼!”
著眼前興奮幾難自抑的部屬,金至昊在提到林慶業入享中國的忠烈祠時,顯得有些眉飛色舞,似乎是在想象著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入享忠烈祠一般。
林慶業是朝鮮將,一週前以大明殉國將領的身份入享忠烈祠,其朝鮮武官,為抗清志業而削髮為僧,潛逃到大明,當上了水師總兵。及後滿清入關,他逃到南京,繼續抗清。林慶業逃亡期間,清人搜獲他的妻子李氏,迫令她說出丈夫的下落。李氏這樣說:“夫為大明忠臣,吾當死從良人,同為大明之鬼。”一字一句,滿溢忠貞。李氏說完後,自殺。清人後來捕獲林慶業,押解他回朝鮮,當眾殘酷地處死他,以儆效尤。
歷史上多數朝鮮人自少便有強烈的中華意識:大明是父母之邦,大明天子也即是朝鮮的天子。這種強烈的君臣倫理意識,就這樣二百多年牢牢不破。朝鮮人除了效忠該國國王,更要效忠大明天子,而又以後者為尊。
即便是直到明亡後,除了官方檔案,朝鮮官民一律採用“崇禎”或“永曆”作紀元,如果有誰敢使用滿清年號,則被視為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朝鮮此舉非是為了維護“春秋大義”,即義不帝清,以示不忘大明。
而現在,在金至昊和很多受過傳統教育的朝鮮讀書人眼中,這種朝鮮這個“箕子之國”的兩百餘年“春秋大義”和三千年內付之情此時又有了一個新的詮釋,那就是效忠中國,一個新時代的雙重效忠。
地洞內眾人連忙側跪下。
“大人放心,我等定死為中華之忠鬼!”
當夜的金至昊的命令,透過前來集會來的抵抗組織骨幹傳了出來。隨後彙集起來的朝鮮平民,在夜間拔掉鐵路線上的道釘鋼軌沉入河道,點燃了鐵路上的枕木。有的人還把電話和有線電報通訊不可缺少電杆砍斷並加以焚燒。
大規模的破壞同樣給朝鮮人自己的生活同樣帶來了的影響,為了恢復朝鮮半島的交通、通訊,一隊隊的日本騎兵不斷在鐵路、公路附近巡邏,無數村莊被日軍焚燒為了威懾抵抗力量,在短短一個星期內就有十餘萬朝鮮人慘遭屠殺,而大規模的報復性屠殺卻讓更多的朝鮮推到了抵抗力量的懷抱。
在戰爭爆發之後,朝鮮日軍在應對中國空軍的轟炸同時,還需要越來越頻繁的破壞活動。朝鮮總督府、警察以及朝鮮軍都對頻繁的破壞感到頭痛,但是卻根本不知道犯人在哪裡。在軍事情報局的統一指揮下的敵後破壞的作戰,效果在逐漸提高管戰爭爆發之後,日本參謀本部一再要求朝鮮軍向中國進攻,減輕的關東派遣軍面對的壓力,但交通線的破壞、中國空軍的轟炸卻使用的朝鮮軍根本無法籌集用於進攻的物資,而另一方面鮮軍內部對於是否向中國進攻仍然持搖擺態度,畢竟在鴨綠江對岸有數萬中**隊早已枕戈待旦,對朝鮮呈躍躍之勢。
而隨著朝鮮獨立軍開始從長白山一帶的秘營和朝鮮東海岸滲透到朝鮮半島之後不再僅僅只是過去的那種自殺式的爆炸和對交通線的破壞。
夜幕下,一群身著朝鮮農民打扮的朝鮮人夜幕的掩護下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他們的目標漢義線上的一列火車,同時伺機炸燬一座剛剛修復的鐵路橋,根據軍事情報局的情報,那列火車是裝載著大量的彈藥
空軍無法對鐵路實施準確轟炸。
漢義鐵路是從日本殖民者的把糧食和礦產運送到釜山的唯一通道。在甲午戰爭後,日本便在朝鮮修建了漢城至釜山的鐵路,日俄戰爭以前,為了與俄國急需滿洲,其又修建了漢城至義州而的鐵路,這條單線鐵路對於缺少公路的朝鮮來說,切斷這條鐵路就意味著使朝鮮北部的日軍失去後勤供給,也正因為如此,日軍才會不計代價的搶修鐵路,同時派出大量的巡邏隊以防止鐵路遭到破壞。
這座鐵路橋早在一週前,就已經遭到一次抵抗力量的破壞,當時並沒有炸斷橋墩,在鐵路橋遭到破壞後,日軍立即派出大量工兵部隊搶修鐵路橋,兩天前通車後,這座鐵路橋附近便駐進了一個大隊的日軍,以防再次遭到破壞。
同樣穿著朝鮮服裝的周迪率幾名軍情局的特工混雜在這些朝鮮獨立軍之中,他們的任務是徹底炸燬這座鐵路橋,那些沒有受過訓練的朝鮮人乾的活實在不怎麼的,日本人只用了四天半就修好這座鐵路橋。周迪所率領的部下都是國防軍的戰鬥工兵,都是深入敵陣和爆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