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為本書第一位長老s妖妖靈加更
自從秦國伐韓以來,趙王便命人時刻注意秦韓之間的戰事,並且下令任何與秦韓戰事有關的訊息,都要在第一時間送到自己的手中。甚至可以說,趙王對秦韓戰事的關心程度,甚至還要超過了韓王本人。
趙國邯鄲,王宮,趙王寢宮。
趙王躺在床榻之上,雖是夏熱酷暑之時,依舊蓋著厚重的錦被。他的臉色蒼黃沒有血色,雙眸渾濁而無神,已然是時日無多的樣子。
在趙王的病榻前,立著一位面容俊朗堅毅的中年人。
他雖然身著相國官服,但身上的那股彪悍與煞氣,卻好像從屍山血海中走出的死神,讓人僅僅是看上一眼,就不由為之膽寒。
此人,正是趙國名將李牧,在後世被稱之為軍神的人物。
趙王雙眸微動,側首看向李牧,聲若蚊蠅道:“牧,前線,怎麼樣了?”
趙王的聲音很弱,說話更是斷斷續續。但李牧還是在第一時間明白了趙王的意思,趙王問的並非是趙國的邊境,而是秦韓魏三國的戰事。
李牧沉吟了兩息,躬身道:“回稟大王,秦魏聯軍已經攻陷韓國大部分領土,如今應該已經在廣武一帶會師。
韓國大將軍莫塵,率領六萬韓國殘軍死守廣武一線。以如今的形勢來看,韓國沒有絲毫的希望。而廣武若是被破,則韓國再也無兵可用無城可守,距離滅亡之日不遠了。”
趙王聞言,沉默了良久,才嘆了口氣道:“魏王利令智昏,與秦人合作何其愚蠢,完全是與虎謀皮。韓國若是被滅,秦人的下一個目標定然是魏國。此時魏國大軍出征在外,一旦被秦人反戈,則形勢危矣。”
李牧沉默不語,趙王的分析,但凡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只是,誰能想到魏國會做出如此不智的事情,韓魏若是聯手合作,尚且還有幾分抵擋秦國的希望。至於現在,魏國的兵力雖然是秦人的兩倍,但戰局最終會走到哪一步,即便是李牧也不敢多言。
趙王說著,輕咳了幾聲,嘆道:“韓國完了,魏國大難臨頭。若是再給寡人兩年的時間,還能交給太子一個穩固的江山。如今,哎。”
李牧小心地看了眼趙王死氣沉沉的面容,安慰道:“大王莫要說這些喪氣話,太醫已經說了,大王只是偶感風寒。”
李牧話音未落,趙王無力地揮了揮手,苦笑道:“寡人的身體如何,寡人還能不清楚。這一次,寡人是撐不過去了。
只是寡人死不足惜,卻有三事放心不下。
一為北方的匈奴,二為西方的秦國,三為我趙國。
匈奴屢屢破關入侵,讓我趙國不能傾全國之力對付秦國,實乃心腹之患也。寡人早年犯下大錯,以至釀成長平之戰的苦果。如今秦人大勢已成,若是吞併了韓魏兩國,則我趙國危矣。
至於我趙國,寡人必將不久於人世。
太子與廉頗將軍間隙頗深,寡人擔心太子繼位之後,會犯下與寡人當年相同的錯誤。如今有廉頗將軍統領二十萬大軍鎮守南方,才能阻擋秦魏兩國的攻伐。可一旦廉頗將軍出事,則南方防線危矣。”
李牧聽著趙王的嘆息,心中相當不是滋味。
北方匈奴困擾趙國多年,自己在北方鎮守的這些年裡,也是與他們多有交鋒。若是再給自己一年,或有機會收拾了北方的匈奴。只是如今天下形勢紛亂,韓魏若是滅亡,只怕匈奴會與秦國一統攻伐趙國。
到時候,北方邊關的形勢,可就難了。
廉頗將軍性格火爆,這些年來得罪的人太多。李牧完全可以想象,一旦太子殿下繼位,廉頗將軍必然會受到牽連。
就在李牧沉思的時候,趙王側首看向他,雙眸多了幾分精芒,沉聲道:“牧,如今韓國即將覆滅,南方整體形勢大變,匈奴人恐會大舉入侵。沒有你坐鎮北方,寡人心中甚是不安。你即刻啟程前往北方坐鎮,定不能讓匈奴人進入關內。”
李牧聞言,神情凝重地躬身拜道:“臣,領命。”
齊國,桑海,小聖賢莊。
自從魯國滅亡之後,儒家的大本營為楚國所滅,他們遷至小聖賢莊已經有了十年之久。這十年來,儒家弟子在掌門荀子的帶領下,潛伏於小聖賢莊不問世事,只追求學問的深淺,已然是已經無心天下的模樣。
只是,唯有小聖賢莊中的核心弟子才知道,荀子並非不再過問世事,而是在暗中關注著天下局勢的變化。
此時,小聖賢莊後山。
陡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