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2 / 4)

小說:1Q84 book1 作者:精靈王

偷運進來,也不算難事。他們就這樣把毒品和武器運進日本,再把大量的日元帶回去。

山梨縣的警察不知道過激派組織已經這樣高度武裝起來,他們以傷害罪——完全是名義上的——領到搜查證,分乘兩輛巡邏車和小巴,攜帶著普通裝備前往一個叫“黎明”的組織的根據地所在的“農場”。該組織成員表面上在那裡採用有機耕作技術經營農業。他們拒絕警察進入農場搜查,理所當然地演變為肢體衝突,並由於某個契機開始槍戰。

儘管實際上並未使用,但過激派組織甚至預備了中國製造的高效能手榴彈。沒有用上,是因為手榴彈剛到手,訓練還不充分,他們用不好。這實在是幸運。如果動用手榴彈,警察和自衛隊的損失肯定會大得多。警察們開始甚至連防彈背心都沒準備。警察當局情報分析的疏怠與裝備的陳舊受到了指責。但世人最驚愕的,還是過激派竟仍然作為實戰力量繼續存在,還在暗中活躍的事實。人們還以為六十年代後期喧囂一時的“革命”早已成為過去,過激派的殘餘也在“淺間山莊事件”中徹底毀滅了。

青豆做完全部摘錄,把縮印版報紙還給服務檯,從放著音樂圖書的書架上挑了一本叫《世界作曲家》的厚厚的大部頭,回到書桌前。然後翻開了雅納切克這一頁。

萊奧斯·雅納切克於一八五四年生於莫拉維亞的鄉村,一九二八年去世。書上登著他晚年的肖像照。沒有謝頂,頭頂被生氣勃勃的野草般的白髮覆蓋,沒法看出腦殼的形狀。《小交響曲》作曲於一九二六年。雅納切克過著沒有愛情的不幸婚姻生活,直到一九一七年六十三歲時,邂逅了有夫之婦卡米拉,於是雙雙墜人情網。這是兩位已婚者的成熟戀情。一度為創作低迷期苦惱的雅納切克,邂逅卡米拉後,再次喚起旺盛的創作激情,於是晚年的傑作陸續不停地問世。

一天,兩人在公園裡漫步時,看見戶外音樂堂正在舉行演奏會,便停下腳步聆聽演奏。這時,雅納切克忽然覺得有一種幸福感充滿全身,《小交響曲》的主題從天而降。他後來回憶說,當時他感覺腦袋裡似乎有什麼東西忽然崩裂,渾身包容在鮮活的恍惚之中。雅納切克那時碰巧受託為一個大型運動會創作開場鼓號曲,那開場曲的主題和在公園裡獲得的“靈感”融為一體,於是作品《小交響曲》降生了。雖然名字叫“小交響曲”,其結構卻徹底非傳統,銅管樂器演奏的輝煌開場曲與中歐式的寧靜管絃樂組合為一體,釀造出獨特的氛圍。書中如此解說道。

青豆為慎重起見,把這些傳記內容和樂曲說明大致抄錄下來。但《小交響曲》和青豆之間究竟有怎樣的接觸點,或可能會有怎樣的接觸點,書中的記述沒能提供任何啟發。出了圖書館,她沿著臨近黃昏的街道信步走去,時而自言自語,時而搖頭晃腦。

青豆邊走邊想,一切當然只是假設,但目前對我來說,這卻是最有說服力的假設。至少,在更有說服力的假設登場以前,似乎有必要依據這個假設採取行動,否則很可能會遭到淘汰。哪怕只為了這一點,似乎也該為自己所處的這種新狀況起個恰當的名字。為了和警察們佩著老式左輪手槍走動的曾經的世界區別開,也需要有個自己的稱呼。連狗兒貓兒都需要名字,接受這種變更的新世界不可能不需要。

1Q84年——我就這麼來稱呼這個新世界吧。青豆決定。

Q是question mark的Q。揹負著疑問的東西。

她邊走邊獨自點頭。

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目前我已經置身於這“1Q84年”。我熟悉的那個1984年已經無影無蹤,今年是1Q84年。空氣變了,風景變了。我必須儘快適應這個帶著問號的世界。像被放進陌生森林中的動物一樣,為了生存下去,得儘快瞭解並順應這裡的規則。

青豆走到自由之丘車站附近的唱片行裡,尋找雅納切克的《小交響曲》。雅納切克並非人氣很高的作曲家,彙集了他的唱片的角落非常小,收錄有《小交響曲》的唱片只找到一張,是由喬治·賽爾指揮,克利夫蘭管弦樂團演奏的。A面是巴托克的《為管絃樂創作的協奏曲》。不知演奏得如何,但別無選擇,於是她買下了那張密紋唱片。回到家,從冰箱裡拿出夏布利酒②,開啟瓶塞,把唱片擺在轉盤上,放下唱針。然後一面喝著冰得恰到好處的葡萄酒,一面聆聽音樂。開頭那段開場鼓號曲輝煌地鳴響,和在計程車中聽到的是同樣的音樂,沒錯。她合起眼,把意識集中到音樂上。演奏不錯。但什麼事也沒發生,只有音樂在轟鳴。既沒有身軀的扭絞,也沒有感覺的改變。

她聽完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