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就消失在徐泮眼前,也有一年半的工夫了。
徐泮從被俘虜的水匪那裡瞭解到,這高就從前未上船之前,也曾跟著土匪,做過不少同官府作對的事情。他讀過書,四處漂泊過,腦子也好用,比那些只會打打殺殺的土匪頭子,多了些計謀。
正是因為如此,高就的存在才讓人覺得不安。
徐泮一直派人四下去尋高就的蹤跡,約莫是高就小心藏匿行蹤,徐泮始終沒有尋找他。而這日一早,傅平來報說發現了高就的蹤跡,徐泮便立即來了興致,要親自前往。
這高就經了水匪的事情之後,不知兜兜轉轉多少處地方,想再次落草為寇,卻始終未能成行,最後竟在那蕃縣縣城,給小商小販的孩子,當了教書先生。
他當著教書先生也不過就這兩月的事情。想來,從水匪那事之後,高就東躲西藏,便沒能緩過氣來傍上那些土匪山賊,繼續同官府作對。他沒有生計,也只好去給人做教書先生了。
這一次,徐泮可不能讓他再跑了,於是他同於小靈,言語了幾句,便親自前去要捉高就回來。
徐泮既然已經鎖定了他,動身前去並不費力。
不過兩刻鐘的功夫,徐泮便已到了高就所教書的書院附近。這個所謂的書院,的的確確就是個不起眼小院子,面對高就,徐泮連一絲躲藏都不需要,抬腳就走了進去。
高就正在一旁的廂房裡,教學生唸書。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
高就唸了這一遍,又點了下面的學生跟著他念了一遍,他便開始講解起這段孟夫子的高論來。
“吾以為,孟夫子所言極是。天下君主該當以民為重,全因世道先有民,才有社稷,繼而才有君。民多而君寡,民苦而君樂,君主享樂之後,便再顧不得人間疾苦了。
君主所需要萬分在意的,不過是攻固他的統治,而他們如何鞏固,則是選了有文采的來替他管理庶民,選了能行兵打仗的兵將,為他開疆擴土。國之內,庶民在他的統治之下,交稅納稅,供養朝廷;而國之外,無外邦人趕來進犯,君主便可高枕無憂。如此以至於,農民用自己的口糧都供養朝廷,兵將也將自己的性命交付邊疆,君主不費吹灰之力,便享受人之所不能。而我們這群庶民,卻要費盡心力為他達成心願!”
高就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話,言語裡激動之意明顯。他哼了一聲,然後又說道:“學生們,不是夫子我危言聳聽,你們且看窗外站著一人,此人正是因為我說了實話,才要將我捆綁起來交送官府。學生們啊,你要永遠記住高夫子我說的話,因為我,是用命來說這些話的!你們要永遠記住!”
下面一群七八歲大的孩子們,聽他這樣高聲喊叫,都順著他的話轉頭看向窗外。他們只見窗外確實站著一人,身形高大威武,只遠遠看上一眼,便讓人不寒而慄了。
孩子們俱都嚇得倒抽一口冷氣,然後朝見此人邁著大步走上了前來。
徐泮目光淡淡的掃過瑟瑟發抖的學生們然後落在高就身上,他冷哼了一聲,沉聲道:“臨死前,還不忘荼毒學生,你這等夫子,用心當真惡毒!你讓他們去反官府,反君主,是要把他們這一條小命早早地交付出去嗎?你死了不要緊,還要讓他們也給你墊背!”
然而高就聽了,卻突然大笑起來:“忠勤伯爺自然與我等小民不同。伯爺尊貴無上,可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樣不是民脂民膏?若是民都反了,伯爺這樣的人,自然也跟著受了罪。所以伯爺一心為主,是忠臣良將,而我等這樣想為自己爭口糧食的人,卻為何該殺該剮了?!”
徐泮見這高就不說自己如何荼毒這些孩子,卻拿了他做靶子,心中不免憤憤,可想說什麼,卻覺得高就說的倒也還有幾分道理,這世間,本就是君主統治著庶民,若是無人統治,豈不天下大亂?
“今上雖非驚才絕豔之君王,卻也不是昏庸之輩,你挑唆這些孩子為你心中的不平賣命,豈非是抓住他們年幼不懂事,下這樣的狠絕之手嗎?”
徐泮轉頭去看這些戰戰兢兢的孩子們,突然溫和地笑了笑,說道:“你們這位先生是朝廷通緝的要犯,他的話,一個字都不要信,我現在要將他繩之以法,然後將他交到官府處置。在座諸位沒有放他逃跑,便去算都有功勞。”
徐泮說到此處頓了一下,往外頭看了一眼,傅平便帶著幾人上來了。
高就並不會武功,自然束手就擒,而下面一個侍從,卻拿了一袋子銅板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