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平涼府(1 / 2)

小說:魚水春來 作者:鹿青崖

之後的選館,程思勵和於清楊郎舅二人,也都齊齊選上了。這一科資質高挑者甚多,龍心大悅,竟比往年多選了近一倍的庶吉士,為朝廷擴充人才。

如此一來,自然有了僧多粥少的現象。

不過經了小半年,便有成績不夠優異者,覺得自己留館無望,託了關係,跳了出去,往六部觀政。這般既有了庶吉士的名頭,又能儘快脫出去歷練,正是美差。

有了先頭炮,後邊的人也就躍躍欲試了。這第二個跳出來的不是旁人,正是於小靈的二舅,程思勵。

程思勵倒不是覺得留館無望,而是覺得於其再花上兩三年的光陰,在此處學些為官之道,倒不如親自出去為民做些實事,實實在在。

他這樣想,程盛倒是也贊同,暗地裡使了把力,便把程思勵撈了出來。甚至,連外放的地方,都已經挑定了,就在陝.西布政使司下轄的平涼府靜寧州。

程思勵做了知州,雖則平涼遠在西北,可到底是一方主事官員,正成全了他想腳踏實地,做些實事的念頭。他抬腳便要去了,惹得於清楊眼紅不已。

於秉祖斟酌了半日,連已是在翰林院呆足了三年,半年前委派了禮科都給事中的於清松,都說道:“庶吉士非是官職,如今學些的東西也用處不大,況且二弟也待足了半年,倒是可以求個觀政或外放了。”

他這話剛說完,程思勵便派人傳了信兒過來,說那平涼府下的隆德縣縣令告老還鄉了,這會兒正好空出了一個縣令的位置,旁的人,約莫還不知曉。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樣的好機遇再沒有抬手放過的道理,程家和於家一道使力,正有了如今程氏喜上眉梢地指揮丫鬟收拾箱籠的一幕。

這番外放,少說也是三年,三年之後能不能回京,還要另說。於是還帶的都要帶走,不管是物件還是僕從。

半夏如今幫程氏打理她名下的幾間鋪子,很是得用。去歲程氏將逢春也放了出去,二人如願以償成了親,對程氏和於小靈是滿心滿眼地感恩戴德。

程氏是要帶著這兩口子去的原因有兩樁,一則是她二人隻身留在京裡,若是被廖氏知道了,免不了再生波瀾;二則魏嬤嬤年歲也大了,程氏怕她經不起這跋山涉水的折騰,留了她在於家打點,程氏身旁沒了人手,還少不得逢春過來幫忙。

冰荔伺候於小靈也有些年頭了,至少自她轉世過來,冰荔便一直跑前跑後,片刻不離的。

冰荔前兩年便許了人家,是她程家那邊的表哥,於小靈再捨不得她,也沒有霸佔她的道理,只好戀戀不捨地放了人。

按理說,入雪也到了該放出去的年紀,不過於霆還小,這番遠走他鄉,再離不了入雪近身照看的,便只能與她許了人家,留上一年半載地再成親。

素輝和晚微毫無懸念的提了大丫鬟,於小靈這邊,暖橘自然提了上來,一道提上來的,還有之前在程氏身邊服侍的溫杏。暖橘還是從前的跳脫模樣,溫杏倒是個沉默寡言的,兩人一靜一動,做起事來倒也合拍。

於清楊的調令很快就發了下來,算日子,他們正能同二舅一家一道啟程。

約莫是於小霏太不招人待見的原因,於小靈很是喜歡程家的兩位表姐,一路相伴,並不無趣。

算起來,於小靈在這凡間生活了兩百多年,也還沒去過這般遠的地方。她出生在魯西南的微山湖裡,後來因為機緣巧合才被高僧帶到了潭柘寺,一住就是一百多年,自然沒去過旁的地方。

一行兩家人,拖家帶口地,趕了兩個月的路,終於在過年前趕到了平涼。

程思勵的靜寧州比於清楊的隆德縣還往西四五十里路,不過這點子路,坐馬車也就是一個多時辰的功夫。

程氏笑道:“該在兩縣的中間地段買一處莊子,請了先生,讓孩子們過去進學。”

她這個說法得到了眾人的一致好評,連於霆都說:“明歲我也去進學。”

小於霆不愧自小養起來的結實身板,兩個月趕路,不過是瘦了一點,並未見生一點兒毛病,可他二姐於小靈,卻就不好受了。

坐車趕路沒什麼,缺吃少喝也沒什麼,可此地氣候乾旱,寒風裡卷著的都是鋪天蓋地的黃沙,半絲水汽也無。

於小靈蔫頭巴腦地坐著不動,忽的感覺一股熱流從鼻腔裡湧了出來,霎時將那丁香色繡梅花長襖上便染上了點點血色,瞬間暈暈開,猶如點點紅梅。

程默意正坐在她一旁,被她這副鬼模樣嚇了一跳,連忙將她的小腦袋扳起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