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世家的公子之後,竟然會看見寒門出身的易子軒的資料。下一刻,那雙深邃冷漠的眼眸再一次浮現在眼前。
韋嬤嬤見鳳舞的神情從漫不經心轉為了專注,便好奇的伸長了脖子,望向鳳舞手中拿著的幾張紙。少頃,不解的皺緊眉頭,喃聲自語道:“這易子軒應該是此次兩疆戰事中的那位易小將吧?才不過正四品的官位,又是寒門出身,國公爺怎麼相中了他呢?他可要比姑娘大了整整十歲呢。”
鳳舞又細細的看了一遍易子軒的資料,見他老家在臨近南疆的玉林縣,父親早亡,家中除了易母,還有回孃家守寡的兩個姐妹,以及她們的三個孩子。雖然還有幾房遠親,卻都是十幾年沒有來往的。易子軒雖然已二十有五,卻從未娶過親,身邊不僅沒有妾室,連侍妾也沒有。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好在隨著他官職的晉升,家裡的境況也轉好了許多,只是尚稱不上富足。
韋嬤嬤見鳳舞一直仔細翻看著易子軒的資料,心裡一沉,不安的勸道:“姑娘,你可要想仔細了,這易子軒不過是寒門出身的正四品小將呀。姑娘是永樂長公主和東陽公的女兒,是東陽公府的嫡長女,是皇上親封的忘憂郡主。姑娘這般貴重的人品身份,可萬不能糊塗的下嫁寒門呀。”
鳳舞笑著安撫道:“媽媽也太過多慮了,大嫂也說了,父親挑的人選,是萬不會錯的。況且,就如媽媽所言,我的身份已然極為貴重了,再不需靠夫家來提升。與其嫁入爵位權貴之家,整日勾心鬥角的過日子,倒不如下嫁寒門,日子過得反而逍遙自在。再者說,父親會如此看重易公子,必然是因為易公子有過人之處,聽說連皇上也很賞識他。而且這些資料裡也寫得清楚,這五位公子相比較,易公子家裡人口最為簡單,想來規矩也並不多,倒能省了好些心神。至於銀錢上的事情,就更不是問題了,反正我這輩子也不會缺了銀錢使用。”
韋嬤嬤隨著永樂長公主從宮裡嫁到東陽公府,凡是大秦爵位權貴之家,就沒有不知道底細的。活了大半輩子,自然比鳳舞知道這婆家人口簡單的好處。況且就如鳳舞所言,她那般貴重的人品身份,若是下嫁進寒門裡,倒是不需看旁人的臉色。而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向來也不是什麼問題。
想明白了箇中利弊,韋嬤嬤的臉色也好了許多,見鳳舞已是下了決心,只得點頭嘆道:“姑娘向來最有主意,若姑娘覺得萬般好,那婆子就聽姑娘的。”
鳳舞安心的笑了笑,將五封信重新裝好,遞給韋嬤嬤,囑咐道:“此事交給旁人去辦,我自然是不放心的,也怕她們笨嘴拙舌的,說不明白。只能勞煩媽媽跑一趟,去桃源軒回訊息,只說我挑中了易公子就好。若父親問起原由,媽媽只管如實回答,想來父親也是明白我的。”
韋嬤嬤忙接了那五封信,笑應道:“姑娘只管放心,姑娘的心思,婆子知道的。”
語畢,叮囑青鳶早些伏侍鳳舞歇息後,就快步往桃源軒去了。怕若再不趕著些,東方燁就該歇下了。
*****************************************************************
次日,東方燁請了易子軒進府議事,陪同在旁的只有東方景一人。
鳳舞忐忑不安的坐在書房裡,時而寫字,時而彈琴,後來直接看佛經靜心。倒也不是她多想嫁給易子軒,只是她已經選了,東方燁也跟著提了,若是易子軒拒絕,那東陽公府可就成為大秦最大的笑話了。
韋嬤嬤知道鳳舞的心思,叮囑青鳶和藍星、橙玉伏侍鳳舞用晚飯後,就親自去了書樓等訊息。直待戌正二刻左右,韋嬤嬤方一身雨露的帶回了好訊息。東方燁只對韋嬤嬤說了一句話:讓舞兒抓緊備嫁吧。
對鳳舞來說,這一句話雖然說得很模糊,仍然不知道易子軒的意思,可至少知道易子軒是點了頭的。只要易子軒點了頭,想來這樁親事也就能順順利利的進行下去了,她也不用再第二次成為京華城乃至大秦朝的笑話。
三日後,秦明帝於早朝宣佈了太后的懿旨,將東陽公府的忘憂郡主指婚給正四品副參領易子軒,大喜之日定在了八月二十。與太后懿旨同下的,還有秦明帝賜下的一座三進小宅院,以及太后和皇后為忘憂郡主添的嫁妝。
這場太后的突然賜婚,又一次震驚了大秦上下,繼太子妃之位易主之後,原內定太子妃竟要下嫁寒門。東陽公府也又一次成為了大秦上下熱議的焦點,那些一直對鳳舞無比羨慕嫉妒恨的世家貴女們,也趁機很是冷嘲熱諷的笑話了一番。
一時間,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