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小說:鐵血巴方 作者:天淨沙

經》中的“中次九經”:

“(隅陽之山)又東二百五十里曰岐山……減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江。”

溫少峰先生斷定:“經文之‘減水’,即《水經》……之‘鹽水’”,本意即鹹水。

——這是一條關於鹽的資訊!

方飛先生考證:“九經為岷山山系,載川西到鄂西諸山。”《中次九經》以岷山居首,從經中所敘山系的走向,我們依稀看到,當年的乘厘從長江上游岷山出發,迎著太陽昇起的方向,自西向東順江而下,走了大約二千五百里,來到一個名叫岐山的地方。

《山海經》中曾提到過三處岐山,這裡顯然和我們熟知的陝西岐山無關,而應該是與“江”(古代專指長江)相鄰,位於大三峽地區的群山之中。

伏羲的目光,一定深深凝望過西方這片土地;古老的三峽,也從此成為南北勢力的必爭之地。這樣的爭奪,從三皇五帝開始,直到巴國滅亡之後,竟然一直持續了近三千年!

乘厘經過的路線,其實並不平靜。這時的長江上游,也已經開始出現北方鹽探的諜影。神農氏打著採藥的幌子,曾在漢水北部至神農架—帶出沒,黃帝的血脈也滲透到長江上游。那位稍後便要出場的瑤姬,雖然說不清是被哪一位炎帝封於“巫山之臺”,但或許已是北方勢力介入的訊號。

已經陷入被動的苗蠻集團,開始醞釀一個絕秘而長遠的計劃。由於群山險阻,不明底細,他們決定派出一位名叫“後照”的首領,帶著他的族人向西進入莽莽群山,秘密潛伏到巫山南麓的清江。他們不能明目張膽地打出蛇的旗號,又生怕丟掉自己“龍”的使命,於是輾轉以“巴”為姓,對外則以“巫誕”的後代自居。他們來得如此突兀,以至於連《世本》也坦率地承認:“廩君種不知何代。”

他們的目標,其實就是三峽地區的鹽泉。清江,成了他們的第一個突破口。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由後照率領的這支神秘的巴姓族人,終於在清江邊武落鍾離山上的赤穴站穩了腳跟。廩君死後,他們索性進一步掩蓋崇蛇的本來面目,改奉“*”為尊。這一切做得天衣無縫,擁有北方背景的鹽陽居然毫無察覺!

有人記得,廩君在到達夷城後發表過一句感嘆:“我新從穴中出,今又入此,奈何!”這讓人很不理解:務相生在赤穴,夷城“望如穴狀”,應該感到很親切才是。實在不滿意,換個地方不就得了,怎麼會如此沮喪呢?儘管如此,廩君仍“立城其旁而居之”,無奈中又顯得十分匆忙。也許在他攻打鹽陽的時候,東南方向的故土,已經被南遷的三苗族佔據;雖然同為伏羲後裔,但物是人非,昔日的家園,已經回不去了吧!

廩君佔領鹽陽,完成的是父輩們精心策劃後交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可鹽陽雖好,畢竟產鹽太少,廩君並沒有在此停留,甚至連夷城也不太留戀,他們繼續西行,把目光投入更大的鹽場。隨著對三峽地區鹽泉的陸續開發和廩君族對鹽泉產地的一步步蠶食鯨吞,廩君建立的巴國羽翼漸豐,開始成為周旋於三苗與北方炎黃勢力之間的一股新的力量。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兩枚陶印章

1988年6月的一天,鄂西清江流域,長陽香爐石考古發掘現場。

香爐石地如其名,還真像一具站立的香爐。中間狀如爐灰的凹地裡,湖北清江隔河巖考古隊的隊員們正在仔細而又麻利地篩選著土層。在一個長方形探方內的不起眼的角落,考古人員找到了兩截拇指大小的條形陶片。剛開始,人們並沒在意,還以為這是哪件陶器上的殘留。可是經過清理,陶片的一端竟意外地出現了文字的痕跡!負責現場發掘工作的考古隊長王善才教授聞訊趕來,經過認定,這是兩枚極為罕見的遠古陶製印章!

早期巴文化遺址發現陶印章的訊息,頓時轟動了整個考古界!因為此前類似的發現,是公元前30世紀古巴比倫地區蘇美爾人使用過的陶印章。我國文獻記錄璽印的最早使用,是《周禮》反映的西周時期。國內發現最早的古璽印實物,則是從古董商那裡得到的、據說是來自安陽殷墟的三方銅印。陶印是銅印的前身,學者們分析,香爐石出土陶製印章,說明早在殷商之前,古代巴人就已經開始擁有了成熟的印章製作技術和陶器鈐記制度!

如今,除了檔案、賬本和書畫作品以外,我們能看到印章的地方很少。有心人會問:這兩枚陶印章,究竟是用來幹什麼的?

印章起源很早。最古老的印章的功能,一是封泥,二是鈐記,後來才有權信、佩印、殉葬、烙馬等。封泥制度源於西周,興於漢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