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紀的一名青年,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跑到了這裡成了你的兒子。
真不愧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白手起家的皇帝,自身的威嚴和觀察力,讓人不寒而慄。
但朱畢竟是經歷過世面的,隨即鎮定了下來,悄悄觀察四周的環境,希望能找到解圍之法,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媽蛋,原來在這裡跪著的一堆人就自己一個人穿了一身華服,其他的人穿的都是素服,好像就是為朱標的死做準備似得。自己穿著這一身華麗的正裝跪在一群穿素服的人中間,實在是顯得太鶴立雞群了,怪不得老朱會看自己。
沒想到朱標就在今天掛了,看來這群人每天都在打聽訊息,所以對朱標的病情瞭若指掌,自己沒有在宮裡安排耳目,所以才會這麼被動。教訓十分深刻,以後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
這個時候說什麼都沒用了,朱只能努力做出一副悲哀的樣子,然後將頭扎的低低的,希望自己不要在老朱的心目中大大地減分。
老朱哭了一會兒,收住了哭聲,站起來道:“太子仁孝友,天下歸心。朕本欲讓他承繼大統,只可惜太子英年早逝,命也!太子的喪事要隆重舉行,你們也都回去吧。”說罷,緩緩走出了屋子,臨走時又看了朱一眼,嚇得朱又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心痛歸心痛,但老朱知道自己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太子死後,大明的政治格局必將發生劇震,他現在還不能倒下,他還要繼續戰鬥下去,要為自己的子孫營造一個太平盛世。
給太子治喪的事自然輪不到朱插手,他和幾個弟弟一同退了出來,彼此之間都沒有說多少話,互相嘆了幾口氣,就各自回府了。
朱回到了自己的府邸,拜見了母親之後就回到屋裡休息去了。他的身體本來不算弱,只不過是大病初癒,又被老朱嚇了個夠嗆,現在實在是有點虛了,顧不得別的,就上床睡覺了。
郜氏心疼兒子,專門派了兩個宮女在旁邊伺候。兩名宮女都是伺候人的老手,一個捏頭,一個揉腿,讓朱一身的疲乏漸漸地散去。
媳婦家娃的,還是當王爺好啊,後世的自己哪有讓人伺候的命?
第二天,依照禮儀,該是他們幾個沒有就藩的王爺去給朱標大哥弔孝的日子了。朱在懷恩和幾個宮女的服侍下吃了早飯後,穿上孝服,去文華殿送自己的大哥最後一程。
這一天前來弔孝的人有很多,除了宗室諸王外,還有外戚和大臣。代表人物有:涼國公藍玉、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定遠侯王弼等。
由於熟讀明朝歷史,朱對他們的結局十分地清楚他們馬上就要追隨太子朱標而去了。
前來弔孝的人臉色都不好看,尤其是藍玉,始終沮喪著臉,跟死了老爹一樣。這也可以理解,他可是朱標的原配常氏的舅舅,朱元璋留給朱標的接班班底的頭號人物。
藍玉跟太子的關係很好,再加上很能打仗,所以後期朱元璋基本上都是靠他征戰四方,順便為自己的兒子培養班底。
藍玉這個人有能力不假,但是脾氣也大,經常犯朱元璋的忌諱。老朱看在他以前的戰功的份上,再加上有太子的迴護,基本上都是輕描淡寫地處理一下了事。可現在不一樣了,藍玉最大的靠山死了,連一天的皇帝都沒當過,這時候朱元璋心裡會怎麼看他,他心裡一點底都沒有,這段時期無疑是最敏感的時候。
跟藍玉一起來的幾個元勳心中所想大抵相同,他們都是老朱留給兒子的班子成員,本來想著等著老朱掛了跟著新皇帝繼續作威作福,但是沒想到新皇帝還沒登基就掛了,這個時候他們的處境就變得很微妙。禍福榮辱都處在老朱的一念之間了。
接下來就看老朱立誰為儲君了,如果是立秦王,那他們這些前太子的舊人就都會被清洗;如果立太子朱標的兒子,那也兩說。
因為朱標現在夠資格成為儲君的有兩個兒子,第一個就是朱允,是朱標的側妃呂氏所生,跟藍玉等人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立他為儲君,藍玉等藍常舊部是鐵定要被打包帶走的,因為他們跟太子的關係維繫靠的是太子的原配常氏,常氏是常遇春的女兒,常遇春是藍玉的姐夫,那算起來朱標就是藍玉的外甥女婿。
事實上藍玉也很珍惜他很朱標的這層關係,只要一有空就去朱標府上坐坐增進感情。這也是人之常情,太子就是明天的皇上,一般人想攀關係還攀不上,你有這層關係還不珍惜,那不叫清高,那叫腦子抽風。
而且藍玉還曾經警告過朱標燕王朱棣有不臣之心,只是朱標沒有聽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