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軍界開始從政,段祺瑞獨立成軍,自領炮兵,馮國璋很是意外的取代了袁世凱,成為了軍隊的最高主官,而曹錕也晉升一級,成為了一名旅長。
四人未來的道路可謂是一片光明,而且他們也深知現在是王思銳剛剛起步的階段,以後若是表現的好了,上位的可能性將會更大,至少要比跟在袁世凱身邊更加明朗。
就這樣,王思銳輕而易舉的瓦解了袁世凱的北洋軍主要高層。
而出於對段祺瑞和馮國璋以及曹錕三人的信任,王思銳命令馮國璋治理山東,並且兼任山東巡撫,同時又讓王樹起派出了一個團的部隊到山東去幫助馮國璋對軍隊進行改制。
為了不引起馮國璋的質疑,王思銳也是很清楚的告訴了馮國璋,三個月的改制期結束之後,這個團的部隊將會返回京城。
另外命令段祺瑞回到山東以後,將炮兵以及補充給他的炮兵帶到京城來,並且在這裡接受最新式的訓練。
至於王士珍,則被留在了京城。
工業園區最快要在下個月才能開始安裝裝置,但王士珍這個人才,王思銳可是一點也不想讓他閒著的。
於是,王思銳讓部隊將那些腦袋瓜靈活的,歪點子較多的戰士或者軍官給挑選了出來,然後由王思銳本人和王士珍兩人親自擔任教官去給這些人上課。
…………
農曆二月十二,西曆三月三十一日,週日。
在京城琉璃廠內,這裡已經被改成了露天的教室,上百名軍官和士兵被聚集在這裡。
今天是他們來到這裡的第二天了,起初的時候所有人都很好奇,但一些有門路的軍官最終還是打聽出了他們來到這裡的目的。
聽上面的人說,這是一個參謀官的培訓班,能夠來到這裡的,基本上都是符合成為軍官的要求的,而那些本就是軍官的對此卻並不怎麼感興趣,最感興趣的是那些士兵。
因為根據那些軍官所言,一旦離開了這個培訓班,他們將有可能被晉升為軍官。
成民作為一名剛剛入伍一個多月的新兵,有幸被新兵營的教官給推薦到了這個培訓班。
事實上,成民作為一名新兵,不僅引起了他的教官的欣賞,同時還驚動了新兵營總教官王樹起的注意,將這名還未完成新兵訓練的成民,而且是整個軍中年紀最小的一名新兵送到培訓班,這個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而最終簽署推薦信的,是王樹起這個總教官,他深知道王思銳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才,而錯過了這個機會,下一次也就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了。
昨天是開學的第一天,由他們的副校長兼副總教官兼教官給他們上了第一天的課程,主要題目便是參謀官的日常。
而今天則是他們的校長,總教官,兼教官王思銳來給他們上的第一堂課,而王士珍也很是好奇的待在了這裡,他也想聽一聽王思銳對於參謀這個職位到底有什麼不同的見解。
與王士珍不同的是,整個漢軍高層,除了已經回到山東的段祺瑞和馮國璋兩人以外,全軍所有團級以上的軍官也被王思銳給拉了過來,王思銳希望透過這個學校,也讓這些主官們瞭解到參謀這個職位的重要性,從而能夠讓他們解放出來。
而這個簡易的學堂,也被王思銳命名為了陸軍參謀學院,而這個簡易的學院,也被後世稱之為整個華夏民族對於現代化戰爭人才培養最早的搖籃。
“參謀?是什麼?”王思銳站在講堂上,背後放著的是一塊臨時拼湊起來的‘黑板’準確的說應該是介於黑板和白板之間,手中拿著白色的石灰在上面寫寫畫畫的,效果很不理想。不過王思銳卻並沒有在意這些。(未完待續。)
177:參謀還是很重要滴
“或許有人會說,顧名思義,參謀就是一個出謀劃策的人。”說到這裡,王思銳停頓了下,觀察了下下面學員們的表情,這才繼續說道:“這種認識對也不對!”
“對於現代化戰爭而言,參謀,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是遊離于軍隊體系之中,僅次於軍隊主官的一個體系,而這個體系,在未來戰爭中將會發揮出極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在必要的情況下,這個體系能夠臨時的頂替軍隊主官。
完整的參謀體系,是自上而下的,與軍隊目前的體系並無太大的差距,但又有很大的差距。每一級軍隊,都會有一名軍隊的主官以及一名軍隊的副官。但是在每一級軍隊當中,卻有一個完整的參謀團隊。
舉個例子,就說我們軍部,如果日後成立參謀部的話,那麼這個參謀部將會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