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別看表面上只有十挺重機槍,其實暗地裡還有不下十五挺重機槍。
而這座軍營始終都有兩個營的部隊在駐守,對外則宣稱休整。
李鴻章點了點頭,雖然王思銳大大方方的承認了,但他卻並不相信真的只有四百萬兩銀子。
但李鴻章卻並不想去追究什麼,畢竟王思銳不是直接從自己人手裡搶的。那些銀子是被洋人給搶走的,他再從洋人手裡搶回來當軍費也沒什麼。
不管別人怎麼想的,反正李鴻章是沒打算揭露王思銳的這件事情,就當是對他的補償吧。
“打完這場仗以後,你有什麼打算?”李鴻章繼續問道。
“打算?捲款逃命唄,一百多萬兩銀子,也足夠我過完下半輩子了。”王思銳一副認命的樣子。
“唉,去美國吧,我在美國有些路子,倒也能夠保你平安。”李鴻章說道。
“中堂大人,國外再好,也不及家鄉半點,與其去萬里之外的美國,倒不如去與國土相隔的香港,至少在那裡還能見到家鄉人,什麼時候風聲不緊了,也還能回國探望一番。”王思銳回答道。
李鴻章點了點頭,近是近了點,但不管怎麼說,香港也算是英國人的地盤了。而李鴻章與英國人的關係也還算不錯,安排王思銳去香港倒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過,朝廷在香港那邊也是有一些勢力的,若是王思銳去了香港,李鴻章就得花費一些力氣,去勸說朝廷不要動用那些力量去對付這個對國有功的功臣了。
“也好,就去香港吧!”
第一一七章:我有一個皇帝夢
再說完了去香港以後,李鴻章劇烈的咳嗽了幾聲,但很快便被強行壓制了下來。
朝著王思銳揮了揮手,示意他可以離開了。
而等王思銳離開之後,屋子裡便傳來了一陣更加劇烈的咳嗽聲。
聽著屋內的咳嗽聲音,王思銳無奈的搖了搖頭。
其實李鴻章早在幾年前就有些身體欠恙,原本李鴻章是已經打算退下來的,但無奈接班人還沒有選好,加上朝廷那邊不肯放人,所以也就只能硬撐著。
歷史上李鴻章實在辛丑條約簽訂以後去世的,可以說是死於疾病,但也可以說是被氣死的。
李鴻章在晚年的時候沒少受洋人的欺負,雖說表面上洋人還是很尊敬這位晚清重臣的,可實際上這裡面的苦也只有李鴻章更清楚。
離開?那只是弱者才會選擇的方式。
而且,王思銳也壓根就不相信清廷會輕易的放過他。
功高蓋主,可不僅僅只是離開了京城就沒事了的,只要這個人還活著,無論走到哪裡,只要他振臂一呼,便會有無數人站起來響應。
而朝廷的做法,無疑等於是在王思銳的心裡面紮了一根刺。
對於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來說,若是肯就這麼妥協,那他還為什麼要選擇待在這裡去跟洋人拼命?只是為了那所謂的朝廷嗎?
十二月二日,隨著寒冬的到來,京城的天氣也越來越冷了起來。
屋子裡,到處都是點燃的火盆,士兵的身上也只有幾件單衣,很是單薄。
對於部隊的冬裝問題,王思銳也很是頭疼。
首先,他們沒有足夠的棉花和布匹,其次,城內的裁縫鋪裡面的存貨也並不足以供應這麼多的軍隊。
更重要的是,王思銳表面上的軍隊只有三千多人,而實際上只是京城內就已經駐紮著近萬部隊。
雖然亦劻和李鴻章臨時受命王思銳組建軍隊,將軍隊的規模臨時擴充至兩萬。
但是這些多出來的部隊是沒辦法立即拿出來用的,在一個,新招的部隊裡難免會混入一些奸細,一個新兵團那邊的奸細都還沒有完全查出來,若是等以後再去查的話,難度恐怕就要大的多了。
一間小的會議室內,王思銳與李鴻章的幕僚劉學詢對立而坐,此次劉學詢是代表李鴻章前來與王思銳商議擴軍事宜。
而歷史上的這個時候,劉學詢已經隱退了,但因為王思銳帶來了蝴蝶效應,劉學詢此時仍待在李鴻章身邊。
而因為李鴻章前面已經與王思銳進行過談話,而且兩人也達成了一致,所以這一次李鴻章也不便繼續出面。
至於亦劻,他就更懶的出面了,最近一段時間亦劻都是深居簡出,難得露上一面,也不知道在家做什麼?
李鴻章的意思很簡單,他希望王思銳能夠在短期內,最好就在這幾天,將京城的軍隊擴充至兩萬,或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