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想以一個詞來表達音樂時,我找到了維也納;而當我想以一個詞來表達神秘時,我只想到了布拉格。”
平果離開了布拉格這樣一個神秘的城市。曾經她也站在城市的高地,從高處俯瞰,高高低低的塔尖,毗連成一片塔林。在陽光照耀下,“百塔”顯得金碧輝煌,猶如撒上了一層金粉一般。城內宏偉的建築和廣場,甚至是一磚一瓦都透露著她古老的神秘,由這種神秘滋生的曼妙也著實讓人沉醉。
然後,平果母女倆便踏上了奧地利首府維也納,這個尼采認為只有音樂可以展示魅力的大都市。
平涵涵一路上,除了繼續讓平果看她製作的自助遊攻略之外,便是繼續滔滔不絕地導遊:“
老媽,您知道嗎?維也納,英文名為Vienna,一種樂調的感覺,是不是?
位於多瑙河畔,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奧地利共和國的首都,同時也是奧地利共和國9個聯邦州之一,是奧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
維也納還是聯合國的四個官方駐地之一,除此之外維也納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總部以及其他國際機構的所在地。
2011年11月30日,維也納以其華麗的建築、公園與廣闊的腳踏車網路登上全球最宜人居城市冠軍。
另外,因市內古典音樂氣氛濃厚,引來各國音樂家聚集於此,具“世界音樂之都”和“樂都”等美譽。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奧匈帝國首都。
現在,她按照是歐盟第七大城。
你知道麼?20世紀初之前,它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德語城市。也就是說,奧匈帝國分裂之前,已經擁有了200萬人口呢。
現在仍是第二大德語城市,僅次於德國柏林。
市中心古城區,還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要說維也納也是一座擁有1800多年曆史的古老大城市,新石器時代就已有人居住。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奧地利再度和納粹德國合併。戰後,奧地利和維也納,跟德國和柏林一樣,遭到英、美、法、蘇四國劃分四個控制區管理,直至1955年奧地利再度獲得獨立為止。冷戰時期,維也納是國際間諜活動的溫床,因為它是位於東西方集團之間的中立國。
老媽,我知道您喜愛拿破崙。告訴您,在法國大革命戰爭中,維也納先後兩次被拿破崙的軍隊佔領呢。
第一次發生在1805年11月13日,法國軍隊未受到抵抗,不費吹灰之力地進了維也納,維也納的市民們甚至好奇地歡迎了他們。弗朗茨二世在此前的1804年戴上奧地利皇冠,以回應拿破崙的稱帝,成為奧地利的第一位皇帝,開始了奧地利帝國的歷史。而拿破崙在1806年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弗朗茨二世不得不摘下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冠,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
1809年拿破崙第二次佔領維也納,但是這次他遭到了頑強的抵抗,攻佔維也納後不久便在阿斯佩恩戰役中嚐到首次大敗的滋味。
拿破崙最終戰敗後,1814年9月18日至1815年6月9日在維也納會議召開,這是一次由奧地利外交家克萊門斯·梅特涅發起的歐洲列強的外交會議,旨在為拿破崙戰敗後重新調整歐洲政治地圖。
拿破崙嚐到了大失敗的滋味。
除紐約和日內瓦外,維也納為第三個聯合國城市。1979年建成的奧地利國際中心又稱“聯合國城”,氣勢雄偉,是許多聯合國機構的集中地。
維也納坐落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一個盆地裡,面積414.65平方公里,是奧地利最小的一個聯邦州,也是唯一一個不同其他國家相鄰的聯邦州。
她的海拔從151米的多瑙河上的羅堡島,到542米的維也納森林中的最高峰。維也納是被三月河平原、多瑙河草原國家公園、維也納森林環繞著,大森林一直延伸到市區。
多瑙河流經維也納市內,除了多瑙河,從維也納森林中還有許多小河流入市區,其中包括維也納河。西面山嶺連線著南面的冰河走廊,是葡萄種植區。
維也納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的,環境優美,景色迷人,素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
也到處都流動著美妙的音樂。潺潺小溪,蔥蔥綠意,給音樂家提供了不少靈感。莫扎特、施特勞斯等音樂大師名垂千古。
從內城向外城依次展開,分為3層:
內城街道狹窄,卵石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