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內的淡淡的甘甜,讓飲茶者深得其中的三昧。
平傃能不心頭再次魅惑?她不禁默默地詠歎出來,臺灣女詩人席慕蓉的名作《一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呵”
平傃淚流滿面的想:對於自己情感這未成姻緣的一種深情緬懷,或許是一種美麗的後話傳說吧。
不管怎麼說,他倆誰不是命運坎坷?花開花落,前景迷濛,魍魎困惑的呢?誰又知曉這種情愛的終了,何時何處才是呢?
平傃也好像聽見了自己的背後,那個鬼怪精靈般地穴柩裡,傳出來的鬼哭狼嚎般地吶喊聲,那是那些不甘心的魂魄在企盼他們的再次光顧和眷戀嗎?還是在述說在嗥叫自己的冤屈和悲哀?
……但是,他倆誰都沒有再回一下頭……
他們已經下定了決心,所以他們毅然決然地逃離了那些魂魄魍靈似的鬼哭狼嚎般地咒罵聲響,逃離了那個鬼怪精靈般地穴柩。
昏冥之中,總有些人的生命,是會被某種讖語和寓言所左右或預演著的。就好像剛剛逃離了鬼怪精靈般地穴柩的平傃和方晟一樣。
平傃彷彿就是從十三歲開始懂得了一個淺顯的道理的:
人生在世並非有幾分耕耘就會有幾分收穫的,很多成功除了鍥而不捨的追求之外,還取決於個人無法左右的天分、機遇,就是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等多種因素。
記憶的茫然、生活的苦難和學習的挫折所有這些都告訴她:
激動不已的理想,可能只是不切實際的鏡花水月。
明白了這個道理,她也就免除了很多的煩憂,不再屑於重視青春期的沽名釣譽、慷慨激昂和空虛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