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史珈萵也會一念一閃間驀然湧現一種詭異疑慮,但馬上會被她自我傳統和道德觀念所籠罩,會立刻被自己的大腦所擯棄——
多麼不夠理性又純淨的齷齪想法呀,呸呸——只有你才這麼懷疑他人吧。
是的,每當她看到或感到或聽到某一幕畫面或者每一種對話很曖昧的時候,她總是首先譴責自己。
就算有時看到他倆似乎就是一種四目傳情,她依然會責罵自己:嗨嗨——史珈萵,那小女孩可是你的孿生同胞妹妹哦!
真是的——太過分啦,怎能懷疑親生妹妹和那麼愛自己的戀人呢?
中秋節。塗蝶和姊妹花商量那一夜開始搬至別墅去住,所謂喬遷新居,最好。他說:
“我們就在新家的曬臺上,賞月、吃餅、詠唐詩宋詞,或者講些和仲秋有關的逸聞趣事哈。我們仨,一定要通宵熬夜哦。”
於是,史珈旺一口答應。
史珈萵遲疑。
妹妹就對姐姐一撒嬌一要求,史珈萵就只好同意中秋節夜開始,入住豪華別墅。
姊妹花早早趕到養父母親家,放下帶去孝敬老人的水果、月餅、紅酒、白酒後,告訴二老說:
“晚上學校有活動!”
便逃出家門。
姊妹花早就商定:沒有結婚前,誰都不要給養父母親說起塗蝶來。也不能叫塗蝶認識她們的兩位老人。
似乎姊妹花都有些心照不宣,害怕塗蝶瞧不起自己的養父母親,也怕養父母親嫌棄塗蝶的豪奢生活。
當然啦,也或許,之中還有一份沒有血緣的緣故?姊妹花說不清楚,反正她倆從小到大一直都是最親最愛的彼此。
對待養父母一直都是一種感激心情,尤其是她們上了大學,考上了研究生後,她倆就更加看不慣養父母親無知識無文化少修養的市井習性。
但是,如果沒養父母,哪又會有姊妹花的生命呢?
姊妹花都在心底告訴自己:這輩子要善待二老,養老送終沒問題,只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與他倆好好溝通啦。他們的思維方式、生活理念以及價值觀等等,等等,都和她倆大相徑庭。
所以,她們對老人的依賴,從心理上就開始少而又少了,思想上的羈絆,就更是寥寥無幾啦。
姊妹花到別墅門前時,看見了三輛小轎車,黑、紅、白三色,停泊在草坪前。
塗蝶站在臺階上,遠遠俯瞰著姊妹花欣喜若狂的樣子,高聲叫道:“姊妹花——回家啦?怎麼樣?你們的汽車——漂亮吧?”
史珈旺跑上去,抱住塗蝶,緊緊地摟住,又放開,笑道:
“姐姐,借我用一下你的塗蝶哦,沒意見吧?呵呵——太好了!謝謝啦——謝謝姐夫大人哦!”
說著,她還朝塗蝶擠了一下眼睛。
史珈萵也很開心,但是,她可沒那麼衝動,只是高喊道:“真有你的哦!居然在中秋節送我們這麼貴重禮物?多謝啦!”
塗蝶很得意,這就是他最想看到的一幕。他嘿嘿笑著,說:
“進屋,進屋,我還有更精彩的禮物或叫節目,等姊妹花呢哈~
走走——洗手洗手——上樓上樓,我們到曬臺上去賞月嘍——
你們清楚吧?這農曆八月十五是咱們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大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而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仲秋節’。
另外,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
嘿嘿——既然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來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拜月節’;你倆誰知道中秋節的起源?”
史珈旺邊往樓上跑,邊大聲吆喝般的說
:“我知道。我告訴你們哦!
中秋節大致有三種起源說法:
一是起源於古代人兒對月的崇拜;
一是古代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
三是古代秋季報拜土地神的遺俗。對不?
呵呵——那你們誰知道‘中秋’一詞來歷?”
史珈萵光笑,不言語,默默跟在塗蝶後邊。
塗蝶就滔滔不絕說道:
“這可難不住我哈~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