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3 / 4)

小說:鑽石王 作者:這就是結局

透視眼,這在看東西上無疑要比普通的眼睛細緻得多了,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再加上他在古玩知識上學得也不差,如此說來,宋先生他們倒是找對人了。

此刻赫然呈現在周志航眼前的是一件青瓷,汝窯青瓷,看上去嬌小玲瓏,顯得格外地精美。

剛才宋先生已經向他介紹了一下,說這件東西叫做什麼“汝窯青瓷蓮花三足洗”,也就是一件特製的筆洗瓷器。

所謂的“筆洗”,這是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之外的一種文房用具,是用來盛水洗筆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種類繁多、雅緻精美而廣受青睞,傳世的筆洗中,有很多是藝術珍品。

各種筆洗不但造型豐富多彩,情趣盎然,而且工藝精湛,形象逼真,作為文案小品,不但實用,更可以怡情養性,陶冶情操。

古代筆洗,分很多種材質,瓷筆洗最常見,出的精品也最多,宋代已有典雅的瓷筆洗問世,目前可以見到的最早作品是宋代五大名窯(哥、官、汝、定、鈞)的產品。

這些瓷筆洗一般為敞口,淺腹,形狀多種多樣,包括花果、魚、獸等形象。

這時候的筆洗,通體施粉青釉,釉面滋潤,造型別致,工藝精細,是瓷洗中精絕之作,為後代所仿效。

周志航他對筆洗的研究雖然不是很深刻,但是他也清楚,精緻美觀的筆洗在古玩市場是非常吃香的,因為舊時文人書齋案頭的文房用具中,用來盛水洗筆的筆洗是不可或缺的器具之一,筆洗除了實用價值之外,因其雅緻精巧、造型裝飾各有千秋,深得追求優雅和精緻生活情趣文人墨客的喜愛。

各種各樣的筆洗,它們所用的材料中,有本來就非常名貴的玉、瑪瑙、琺琅、象牙和犀角等,這樣的筆洗,當然身價不菲,即便是最為常見、傳世量最多的瓷筆洗,也不乏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所以筆洗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現代收藏家喜愛和獵取的物件。

真品汝窯筆洗的存在那簡直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了,不讓人懷疑那才怪了啊。

儘管面前這隻筆洗很有可能只是一件仿品,大概是明清時候仿品中的精品,但是能做得這麼逼真和巧美,那說明這仿造技術相當地厲害,不管是真品還是假貨,都值得珍藏起來。

當下周志航已經暗暗地驅動右眼上的“鑽石光芒”在那個蓮花筆洗認真地進行觀察了。

他發現,這件“汝窯青瓷蓮花三足洗”,高約九厘米,口徑大概在七厘米作用,其造型奇特,構思巧妙。

這種汝窯青瓷,與那常見於書譜的汝窯蝦青蓮花碗明顯不同,該洗更像一朵盛開的蓮花,下置外撇三足更添情趣。

而且它髮色天青,釉色溫潤如古玉,可見天青釉中有“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氣泡,花口和花稜折瓣處略見紅光,這也是汝瓷的一個典型特徵。

周志航對汝窯的知識自然也懂得不少了,汝窯的基本特徵他還是一清二楚的,從這可以初步來做判斷。

汝窯是北宋後期宋徽宗年間建立的官窯,前後不足百年,因開窯時間短,傳世作品不足百件,愈發珍貴,僅就宋瓷而言,汝窯的成就最高。

後人形容汝瓷釉色有“雨過天晴雲破第一次”詩句,天青色調為其正色,其實汝瓷的釉色還有粉青、豆青、卵青、蝦青等,有玉石般的感覺,釉面有很細的開片,有人稱之為“魚子紋”、“芝麻花”、“蟹爪紋”等。

該種器物均為滿釉支燒,面有細小的芝麻釘痕,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銅器式樣,以洗、爐、尊、盤等為主。

隨著汝窯遺址的發現挖掘,出現了不少書譜鮮見記載的汝瓷器形和紋飾品種,原傳統觀點,認為汝窯瓷器光素無紋,而現出土的汝瓷殘件有刻劃花、模印、浮雕裝飾手法。

原來與汝窯相區分的是臨汝窯,現又多出民汝的新概念,可見人們對古陶瓷及窯口的認知,隨著考古新發現,而與時俱進。

就著這麼些有關汝窯的資訊,周志航全神貫注地察看著那隻筆洗,由表及裡,他還利用透視目光看過了瓷質筆洗的瓷壁內質,看有沒有什麼隱藏的問題,但最後的結果告訴他,這隻筆洗精美絕倫,毫無瑕疵,上面根本沒有絲毫異常的印痕。

“呼——”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周志航仰起了頭來,他輕輕地呼了一口氣。

“周老弟,感覺怎麼樣?”見周志航抬起頭來了,大概他是已經看完那東西了,於是宋先生迫不及待地詢問他道。

周志航臉上神色端正,語氣鄭重地回答宋先生道:“宋先生,這東西不是‘朱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