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幾乎以假亂真,一般人都看不出來絲毫。不過,周老弟,我們很相信你的眼力。你一定看得出來名堂的了。”
周志航說道:“我盡力而為吧。”
爾後,霍先生便和宋先生將那兩件瓷器都小心翼翼地捧放到了那大桌子上面,以供周志航觀賞鑑別。
周志航當下端正神色,他全神貫注地看著那兩件瓷器。
“宋先生,霍先生,這件青瓷恐怕是汝窯瓷器吧?”周志航忽而又詢問了宋先生他們一聲道。
霍先生兩個人一齊點點頭,並不約而同地回答道:“是的。這件瓷器是汝窯瓷器,但真與假之間,我們還沒有拿下一個準主意。”
“果真是汝窯瓷器啊太厲害了他們居然連汝窯瓷器都能夠弄到手雖說東西讓人質疑,但這麼精美的一件汝窯瓷器,那就算是贗品,那也很漂亮了啊,值得收藏研究的。”周志航暗中讚歎一聲道。
誰都知道,汝窯是何其地珍貴,別說是完整的意見汝窯瓷器了,哪怕只是一片瓷片,那也是價值不菲的,要不然也不會有人說,“縱有萬貫家財,不如汝瓷一片”,說出這樣的話來了。
所以可想而知汝窯瓷器是多麼地稀奇貴重了
剛才當發現眼下這件青瓷,有可能是汝窯瓷器的那一瞬間,說來周志航他心神是無比震動的了。
因為這可絕對不是一件尋常的事情,可是一件汝窯瓷器,國之重寶啊。
汝瓷是我國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瓷之一,它為名瓷之首,所謂的“汝窯為魁”。
汝窯的工匠,以名貴的瑪瑙入釉,燒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典型特色的汝瓷。
汝窯是北宋官窯;,供宮廷使用之器,在市場和民間中流傳甚少的。
南宋時有文獻記載:“汝窯……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及。”
這無疑說明當時其身價已非同一般。
其產品,首先最好者當然上供皇室,不合格者方許在市場出售,因此汝窯大部分產品是用來供奉朝廷使用的。
著名國畫大師李苦禪先生曾說過:“天下博物館無汝者,難稱得盡善美也。”
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汝州一帶民間也有“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的口碑廣為流傳。
官汝窯大約共燒造了20年左右,傳世品極少,所以物以稀為貴,儘管傳世所知的汝窯瓷器精品大多藏於國內官方或者國外的一些政府或者私人的博物館以及藏室,是不得隨意交易買賣的,因為它是國寶,政府當然不會賣,而私人也不敢隨意出手,怕的是政府沒收或者從中插手以低價收回。
而民間流傳甚少,所以在古玩市面上流傳下來的那些汝窯瓷器,只是打著華麗幌子的贗品和假貨而已,很不值得信任的了。
“周老弟,你先看看這件青瓷蓮花三足洗吧。”宋先生微笑著指向赫然擺放在桌面上的那一隻瓷器對周志航說道。
“嗯,好的。”周志航點點頭道,然後他就暗暗地驅動右眼上的“鑽石光團”,開始去對那件來頭奇大的汝窯瓷器看過去了。
做這樣的鑑別,他自然得藉助右眼目光了,需要十分仔細地察看啊。
因為假如是“朱仿”的話,那它上面應該會留下來相關的印記。
………【第207章無價之寶的汝窯瓷器(二)】………
第207章無價之寶的汝窯瓷器(二)
宋先生請周志航幫忙做鑑定的第一件瓷器竟是一隻汝窯瓷器,若是真品,那堪稱國寶,價值連城啊,對於眼下的這隻汝窯瓷器,周志航看第一眼的時候感覺倒是很不錯的,只覺得這東西古韻十足,制工精美,是一件難得的古瓷,不過既然宋先生他們抱有懷疑的心理,那就一定有他們的道理了,因此在察看這件東西的時候不可掉以輕心,應該細緻入微地好好檢查一遍,看上面是否有異常,如果是件“朱仿”,那一般會留下相關標記的。
鑑賞一件古玩,判斷其真假優劣,考究的是眼力,眼力好那就看得更深更準,反之,很有可能就會看走眼了,現如今在古玩市場上,各種各樣的贗品充斥著市場,五花八門,對仿製得很拙劣的東西,只要眼力不太差,那幾本書就看得出名堂來了,而之於高仿品,尤其是像“朱仿”這樣,在造假技術登峰造極的高仿,那就遠遠沒那麼簡單了,要不然在這一行上德高望重的霍先生他們都要請人來掌眼。
周志航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