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重區的主要環境因素。辣椒因環境而具有生命力,而辣椒又賦予了食辣者革命情懷。

湖南本來是移民省份,本來就是遷謫地,外來的文化很容易找到紮根的土壤。湖南人號稱“天下第一辣”。湖南人生就刀鋼火辣的性格,倔犟、務實、負重、傲岸、執著、果敢、進取、自信、俠義等。

辣椒男人不怕死。上上個世紀末葉,一位吃辣椒長大的瀏陽熱血男兒譚嗣同,在戊戌變法失敗後,本有機會躲過這場劫難,可他卻斷然拒絕逃亡,束手就擒。臨刑前吃下10多隻他最愛吃的醃製紅辣椒。朗吟著“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絕命詩,長嘯一聲走上菜市口的斷頭臺。“頭顱特重乾坤輕。”為中國近現代史上波瀾壯闊的維新變法運動噴灑了一腔熱血。

湖南衡陽人夏明翰(1900—1928),是*湖南區委組織部部長、長沙地委書記、全國農民協會秘書長。1928年3月18日,夏明翰在武漢被捕,受盡了酷刑。在灌辣椒水時,他被嗆得滿嘴是血,他怒斥道:“來吧,你們這些禽畜不如的東西,我死都不怕,還怕辣?!”回到牢房,他知生命將要結束,忍著傷痛用半截鉛筆給母親、妻子、大姐分別寫了三封信。在給妻子鄭家鈞的信上,他還留下了一個帶血跡的吻痕。被捕兩天後,即3月20日的清晨,夏明翰被帶到漢口餘記裡刑場。執行官問他有無遺言,他大喝道:“有,給我拿紙筆來!”接著,他揮筆寫下了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自有後來人。”這一正氣凜然的詞句,是革命者熱血譜寫的戰歌,激勵了無數後人為之奮鬥。

關於吃:以辣著稱貫天下(4)

辣椒男人不怕壓。“不吃辣椒便不是真正的革命者。”毛澤東把辣椒和革命扯在一起,他強調的是一種反叛精神。當年這句話讓喜歡以共產國際壓人的德國人李德很尷尬,也曾弄得生於山東,貌似清高的江青不高興。毛澤東說這話自有他的道理。大學者王力先生說過:“辣椒之動人,在辣,不在誘。而且它激得兇,一進口就像刺入了你的舌頭,不像咖啡的慢性刺激,只憑這一點說,它已經具有‘剛者’之強。湖南人之喜歡革命,有人歸功於辣椒。”

可見,毛澤東是最具典型的“辣椒男人”,一生泰山壓頂不彎腰。觀其一生,他每遇艱辛與爭鬥,總是用辣椒來解壓。在遵義會議期間,食堂專門殺了一頭豬,上的菜幾乎都和豬有關:回鍋肉、白菜炒肉片、幹蘿蔔絲炒肉、炒豬肝、豬血腸等。吃飯時,彭德懷和*趕到了。彭德懷坐在毛澤東對面,兩人打賭吃辣椒。毛澤東正想用辣椒發發汗,解解壓。工作人員立馬端來一碗油炸黃皮辣椒。兩人輪流吃,不大一會兒工夫,各吃了十來只。彭德懷失去了耐性,一下夾了四五隻,放在口中嚼,結果被辣椒嗆了,拼命咳嗽,眼淚都辣出來了。眾人都笑了,毛澤東悠然說道:“問題的焦點是戰術失誤。你的實力本來比我強,輸在太性急。”

到了陝北延安,毛澤東想吃紅辣椒,而在這戰爭環境中,邊區窮,老百姓自己不說吃辣椒,就是基本的生活都難保障。於是,毛澤東親自動手,在延安楊家坪種了一塊辣椒地,為了“爭取外援”,還將自己種的辣椒當禮物送給共產主義老大哥斯大林。

辣椒男人不怕苦。紅一方面軍到陝北後,湖南人任弼時與賀龍率領紅二方面軍開始長征了。長征過草地,一連走了10多天,丁點兒吃的沒有,連野菜都找不到了。警衛員李少清愁眉苦臉地望著任弼時。任弼時隨手從草地上拔起一把草,準備吃,且笑著編了幾句順口溜——野草甜,野草香,紅軍糧食滿山岡。李少清說,這草有毒,吃倒了好些人了。任弼時抬頭一眼瞥見李少清身上的手槍揹帶,眼睛一亮。他讓李少清拿來一把小刀,一人扯住皮帶一頭,隔一寸割開一條很長的口子,第1次割下8塊,找些樹枝點起火,他親自燒了起來,當燒得見焦時,就把皮面上的黑焦颳去,再放到水裡煮。然後帶頭嚼著吃起來。賀龍、關嚮應過來後也跟著吃,說這是好東西,比野菜好。賀龍加上一句,要是加把辣椒,那湯會更鮮。這一說,李少清身上還真的有3只幹朝天椒,那是來了“瞌睡”時“提神”用的。於是就有了“牛皮辣椒湯”這道美味了。而且,新中國成立後,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吃皮帶”寫進了小學課本。

1941年,陝甘寧邊區大生產運動中,“辣椒男人”王震,任359旅旅長兼政委。他帶359旅開赴南泥灣,以天為帳,以地為床,實行“屯田政策”,至1944年墾荒播種萬畝。“花籃的花兒香,讓我來唱一唱。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