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大都默然,因為還不出。但亦有抵抗的,說:“那麼你吃過的炒豆也還來�”於是互以手指攤攤自己的下眼瞼羞對方,說:“好不臉皮�好不臉皮�”如此一個急了,就叉攏打起來。又或並不打攏來,卻是朝對方拜,因為被拜是罪過的,要被拜殺。當下被拜者很驚慌,趕快背轉身去表示不受。而或則兩個小孩立得遠遠的,隔條大路,各人依著自己的家門口,你拜我也拜。再敵不過,則去告訴對方的母親。
甚至大人,如某家的公公遭兒媳婦不孝,虐待得做人不來了,他就橫了心伏下地去跪拜孫兒,那媳婦也果然驚慌,一把拖開孫兒。旁邊人都不直那媳婦,但那老人竟用這樣的絕計,也看了大不以為然。惟這樣的事是千中揀一才有。
這要拜殺對方的話很可笑,可是連紹興戲裡亦這樣做。什麼戲名忘記了,是一員女將叫百花女,陣前槍挑了烏龜精,掛在城頭示眾,那烏龜精有個師父,覺得難堪,好言勸說百花女,那百花女也忒年輕美貌恃強,見了這身穿土黃衲衣,手執拂塵的老僧,一聽說是那烏龜精的師父,就罵他披毛戴角,這話傷了他的心,因他正是峨嵋山修鏈千年的老猴。他原已不開殺戒,且亦不袒護徒弟,百花女卻這樣傷他,還綽槍逼來,他也動氣了,但也只用拂塵格開槍,讓百花女收兵回城。
我小時看戲總幫女將,單為那美豔的戰袍,珠冠上插長長的兩支雉尾,且如雙陽公主,樊梨花,百花女這樣的名字也好聽。連編戲的人亦和我一樣心思,總是女將還比男將本領高強。惟有這一回,我卻覺得百花女理虧,同情那老僧,但仍希望他對百花女手下留情。
可是那老僧越想越氣,他回營紮了一個草人,供在法壇上,向她拜跪之後起來射一箭,那邊城裡百花女就一陣心痛。如此要拜七七四十九日,每天射一箭。到第四十八日,百花女已瀕死了,幸得她師姊從黎山老母處趕來,掩人法壇抱走那草人,進城救活了百花女。我先頭看那老僧拜跪之後射一箭,戲臺上一捧鑼響,我當下十分驚痛,及見他又在拜跪了,我非常著急,只覺人世沒有比這更兇險的,我憎惡那老僧到了極點。等師姊抱走草人,我才舒了心,這回是那老僧拜跪之後起來又要射,卻不見了草人,他的驚慌狼狽我毫不同情,連幸災樂禍我也不屑。
古鏡新記二
我鄉下招魂是小孩遭逢邪祟,受驚得病了,一人前導,手執掃帚畚箕,又記得好像是米篩,上覆一塊布,一人跟在後頭,出去到那失落魂魄的地方,前導的人喊:某人啊,回來嗄�跟在後頭的人即答應:噢,回來了�如此叫聲應聲引回到家裡,把米篩裡的幾粒米撒在小孩身上,說某人已回來了。這雖是迷信,但意思非常好,有效無效總之於病人無礙。我小時母親就也給我招魂過一次。
還有是曹娥江造大橋,那年恰值四鄉小孩病疫,想是腦膜炎,卻紛紛說是魂魄被攝去鎮了橋腳了,還有典有眼的說,橋腳合龍時,眾中有個石匠聽見哭叫聲喚:“爹爹,是我呀�”他一驚回家,他的小孩果然死了。那些日子,又有生人來沿門大路上叫賣哈拉貝,不知哈拉貝是什麼東西,那生人一定是來攝小孩魂魄的,於是家家驚恐,我也被關在家裡不許出去。
這回就要看中國民間守住魂魄的本領了。我小時和四哥在後園籬邊種一株小桃樹,母親叫我走開些,不可把人影種在桃樹裡,若種了進去,那桃樹就成了我的本命樹,它開我亦榮,它枯我亦死的。桃花雖美,但我這個人亦仍要是我自己的,所以其後我聿而不獻身於藝術的女神。
古印度人的智慧,教人要當心會生身陷入地獄,地獄且有一種叫阿鼻,意即無間,無間地獄是時間空間沒有一分一秒一處一所不是地獄。佛經裡有大目鍵連入地獄救母,大目鍵連只到地獄裡見了一見母親,就又出來了,他母親業重難救。可是傳到了中國,中國人就不服,目連救母變成了“破地獄”,不但救出母親,且連地獄都破了。破地獄是我鄉下死了婦人必請道上演的,那道士扮目連,頭戴紫金冠,腳登草鞋,白袍的下裙撂起,不像和尚的良善,卻是手執寶劍,一路破到血汙池。血汙池是由一碗紅糖汁水來表示,放在堂前就地一個木骨紙糊的架子下,那形狀像走馬燈,四面點有燈燭。道士先是遠架子綽綽唱唱,一路破去,像過五關斬六將,破到最後,一把揭開架子,意思是把整個幽冥界都掀翻了,這時露出血汙池,與亡人的牌位,由披麻帶孝的孝子跪下去匍匐在地,一口喝乾,把碗底翻轉朝天,那道士即用劍一擊而碎,把他母親的牌位搶給孝子抱走,當下滿堂舉起哀來。我小時乃至長大後見了破地獄總要流淚,這實在悲壯,而且叫人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