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戲,買塊豆腐撞死算了。讓衛長清這些影人鬱悶的是,在魅影的牽頭下,香港影壇再次掀起了漲價風,身價最高的發哥已經突破了兩千萬。這場風颳得夠激烈,可他們卻不在,還必須得重新拍戲來證實自己。
內地終究無法阻攔住這股再回流的風潮,影人們在拍完了戲之後,紛紛回到了香港,各自找到自己的東家,或者是魅影或者是德寶。去年的回流潮終於以一場猶如鬧劇的方式漸漸降下帷幕。
這正是蕭然當時考慮之後不再為此擔心的原因,這亦是他當初為什麼要一力猛抬影人酬勞的原因。君不見歷史吳雨森抱怨好萊塢根本就是把導演當做打工仔而不是創作者,可是為了賺錢,一樣捨不得回來。
讓蕭然心焦了一段時間的是這個酬勞該在什麼地方打住,目前亞洲除掉內地外每年大約有三十多億美金的市場,歐洲則有二十億美金的市場。在亞洲,港片佔有近百分之四十的市場,在歐洲則佔有近百分之三十的市場。
而港片首輪上映影片的平均投資目前高達了四千萬,這剩下來的利潤已經遠不如以前大了。按照與美國的物價對比來推算,影人們的酬勞已經是基本達到了好萊塢的水準。在調查計算之後,終於確定,暫時維持目前這個片酬基數,至少在內地市場沒有得到進一步擴張之前是如此。
其實片酬絕對不是沒有提升的空間,目前全港每年單是電影製作方面便投資六十億左右。而若是加上目前已經逐步進軍的北美市場,港片全年度單是全球票房便能夠獲得至少兩百億港幣,這其中仍然有相當的盈利比例。
而千萬不要忘了,電影不單是依靠票房收入的,錄象帶的收入隨著VCD在亞洲的推廣,漸漸後來居上。而在電視播映權上,更是瘋賣一筆。單是去年聖誕節前後在北美上映的《侏羅紀公園》,在北美電視播映權上便賣了六千萬美金。亞洲和歐洲的播映權則被書香傳媒花四億港幣買下來。
所以,酬勞還是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只不過,蕭然認為目前形勢不夠明瞭,只要內地鬆開審查關卡,那隨時隨地都可以漲價了。繞來繞去,問題的關鍵終於還是回到了這一點上。
這讓蕭然頭疼死了,終是忍不住惱怒的離開了辦公桌。他恨恨不已的咒罵了幾句,心想自己又不是什麼香港電影的負責人,這亂七八糟的事為什麼要自己來做?
鬱悶了很久,蕭然走到陽臺上去,來到邊上望著天空哇哇大叫幾聲,總算把氣給順了下來。也怨不得他鬱悶了,魅影自己的事就夠他煩了,而他竟然還要規劃華語電影的未來,這都成了什麼事!
蕭然苦笑著,這一切不都是自己自找的嗎?為了理想,就一定得付出很多代價。迎著強勁的風,蕭然覺得自己就好象空中的鳥兒一樣,無論風多麼的強勁都得朝著自己預定的方向前進。
蕭然不是鳥兒,他沒有翅膀。可是,魏東靈就是蕭然的翅膀,華語電影能不能飛到預定的目標?魅影能不能達到全球壟斷地位?這還是未知的。
下午魅影集團將召集旗下與電影相關的子公司頭頭來開一次會議,這可真是有些意思。表面上瞧起來,魅影只是蕭然控制的七大旗艦公司之一,可實際上,魅影集團卻控制了另外六大旗艦的股權。當然,魅影的股權一如既往,仍然是蕭然和魏東靈以及房小強三位董事,公司的配送股票則是送其他公司的。
“阿東,收購目標選好了嗎?”這是蕭然給魏東靈的問題,蕭然對商業歷史不太清楚,可是他還是隱約知道就是由去年開始,全球電子業和網路業及電腦業等等開始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所以,這顯然是一個很好的斂財機會。
“去你的,我出馬,還有什麼事是辦不成的?”魏東靈極其藐視的盯著蕭然反擊一句:“我想問的是,你的錢準備好了沒有!”
蕭然嘿嘿一笑,在魏東靈離去的這段時間裡,他刻意把魅影集團控制的部分公司股票出售掉,為的就是籌集資金來換取收購資金。魅影控制的股票和地產有相當一部分,出售顯然不是壞事。
把盈利的投資套現,再利用這筆資金來進行其他的投資,這樣無疑是具有效率的。至少蕭然就記得李嘉誠那宗盈利七百億港幣的買賣就是這樣乾的。
毫不誇張的說,除了幾間相當重要的公司股權沒有出售以外,蕭然幾乎把其他的股權全都出售了。這些年來在這方面投資了八十多億的魅影公司,透過這次的出售便盈利了足足近三百億港幣,單是哈薩威的部分股票便賺了一百多億。
不過,出售亦是很無奈的。蕭然不想再為公司增加債務了,便惟有出售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