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那時第一次江浙戰爭已經平息。
他剛剛安頓下來,就有人找上門來,邀請他參與江浙戰禍的調查團。
這個調查團主要的任務是實地到江蘇和浙江遭受戰火的地區調查,獲取詳細的災情資料,用來揭露和抨擊此次戰爭製造者的罪惡行徑。
這件事由孤軍社負責。
孤軍社的社址在上海,鼓吹民族主義、民主政治和工會主義,獲得不少政治人物的支援。
郭沫偌和孤軍社早有聯絡,早在一九二二年《孤軍》雜誌創刊時,郭沫偌就曾受託將該刊物介紹給泰東圖書局出版,因而被視為孤軍社的準同人。
他出席過孤軍社的內部會議,在《孤軍》雜誌上發表過許多詩作。
孤軍社的成員大多有在日本留學的經歷,郭沫偌便和他們一起前往江浙等地。
在遭受戰火摧殘的地區,他看到戰爭給百姓造成的傷害,回到上海後,他準備擔任調查報告集《戰痕——甲子蘇禍記》的總編輯。
然而,他沒料到孤軍社竟然約了曾奇來寫序言,曾奇是醒獅派的代表人物。
郭沫偌和曾奇是舊日朋友,但他不願與這位“醒獅派”的首領合作共事。
醒獅派也稱國家主義派,它們試圖立足於政治文化共同體,建立民族國家,提倡國家至上觀念為主的國家主義思想。
其主要成員大多曾經是“ 少年中國學會”會員,有在法國留學的經歷。
郭沫偌覺得自己和這些人的觀念不同,便沒有繼續編輯調查報告。
這時第二次江浙戰爭爆發,上海陷入一片混亂,他只好在租界內避難,趁著這段時間調查《雪國》作者的來歷。
他本身是個名人。自然不會直接去永珍書局詢問。
他在虹口的日本人聚集區打聽村上春術這位日本僑民,沒想到不少日本人都知道這個人,或者說都看過那本《雪國》。
也有日本人嘗試尋找這位作者,但永珍書局給出的答覆是作者不願意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書局有義務替作者保守個人資訊。
郭沫偌還打聽到銷售《雪國》的書店正是內山書店。
他來到內山書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