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2 / 4)

費用得多高啊”,譚保華說,他的父親經常連寫稿子的稿紙都沒有。

■ 呼籲

“華南虎作為一個珍貴的亞種,正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1984年,從保護單一物種到生態環境保護的觀念還沒有普及,漸行漸遠的華南虎快要淡出人們的視線了。譚邦傑坐在一盞老式檯燈下,給林業部門寫信、給《大自然》雜誌撰稿——為了華南虎不成為第四個被滅絕的虎亞種(虎的8個亞種中,巴厘亞種、裡海亞種、爪哇亞種已滅絕)。

此時,華南虎行將滅絕,而《野生動物保護法》仍未出臺,直到4年後,這部法律才姍姍來遲。在漫長修改和立法過程中,老虎等不及了,自然死亡了,被殺了,或者遠走他國。

同樣等不及的譚邦傑還在不停地想辦法,“只靠消極的禁獵已難挽救,只有採取積極措施,比如在關鍵地區,儘快建立自然保護區才能奏效”。

在北京動物園北門外的小平房裡,一臺老式英文打字機,擺在一張用木板拼接起來的小桌上。木頭椅子,低矮的木書架,構成了譚邦傑的學術世界。

這時的譚邦傑想寫文章,最缺的就是資料,他的藏書和自己在1950年代寫的書抄家時損失慘重。“他的每本書我都有”,譚邦傑的朋友天文學家李元說,“有幾本我儲存了20多年,抄家也沒抄走,我又給他送回去了”。 。。

尋找 Tiger Tan(4)

譚邦傑提出“就地保護”思路:在小興安嶺創立一兩個東北虎的保護區;在湘西、閩北、贛南、粵北、鄂西、貴州等地,找幾處理想的地點,建立華南虎保護區;在西雙版納和藏南地區,開闢孟加拉虎保護區。燈下的老人在腦海中構建出一派生機勃勃的自然界:“在虎的‘保護傘’下,許多其他大小鳥獸以及各種樹木也一同受到保護,豈不是好!”(譚邦傑1980年3月文稿)

“異地保護”的措施是,全國選出幾家有條件的動物園,建立起東北虎、孟加拉虎、華南虎的繁殖種群和譜系簿,集中優良種畜,保護血統純潔。他認為這樣堅持下去“不難越養越多,但這項工作必須與保護區互相協作。”

在他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中國各動物園,有華南虎30只,他們是1950年代6只野生華南虎的後代。

三年後,蘇州動物園的黃恭情從南昌買了一對華南虎,一個月後,雄虎死亡,剩下147號雌虎。又過三年,蘇州動物園從南昌引進了147號同父異母的虎弟157號。開始了“異地保護”的實踐。

■ Tiger Tan

1986年4月12日至17日,譚邦傑等4位中國代表出席了在美國明尼蘇達舉行的“世界老虎保護戰略學術會議”,將華南虎瀕危現狀報告給大會。經過幾番爭議,終於把這種中國特產的亞種作為“最優先需要國際保護的瀕危動物”。

24年後的今天,一張會場現場彩照已經色彩剝落,但是仍能明確地判斷出,正傾斜著身子演講的譚邦傑,右手指著中國地圖上“上北下南”中下面一塊區域——華南。

在13日舉行的貓科專家全體會議上,會議主席傑克遜徵詢譚邦傑對第三條第五款“中國是唯一擁有四個虎亞種的國家,但到本世紀末,野外恐將不復有虎的存在”一句的意見,譚邦傑說,“這種估計基本符合當前發展趨勢,但還要加上一句‘除非能及時採取有力的和有效的措施’”。這句話後來加上了,它給野生中國虎的未來,提供了一線生存的可能性。

16日晚上和17日上午,又召開兩次全體代表會。譚邦傑再次就華南虎的瀕危狀況作了詳細介紹,強調必須優先救援的理由。主持會議的錫爾博士把現存的各虎亞種的野生估計數 寫在黑板上。從少到多排,華南虎名列第一約40頭,東北虎(西伯利亞虎)次之,約300頭,蘇門虎約700頭,東南亞虎約2000頭,孟加拉虎4000多頭,印度代表潘瓦爾則說超過5000頭。如此一目瞭然,專家們都認為中國虎確實已到了絕滅的邊緣。

接踵而至的,是南亞和東南亞代表的反對:華南虎已經到了如此瀕危的地步,能否挽救希望渺茫,關注成功率這麼小的亞種,不如把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有限的資金用於挽救成功可能較大的老虎種群上。

在會議的各種發言、商討和辯論中,中國代表認為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不能坐視華南虎在眼前絕滅。譚邦傑又提出一系列保護措施和資料,表明華南虎種群保護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程度。

獸類學權威聯邦德國的哈默爾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