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事”被叫為“王主事”“李主事”,等等。
二是“姓”+“公”之類的尊稱,應用廣泛,民間可用,官場也可用。您要是穿越到貞觀年間,見了房玄齡說“房公安好”,見了魏徵說“魏公萬福”,人家會覺得你這孩子挺有教養的。此外稱字號、稱地望也可通用,“太白今日又得新句未?”“柳河東何時動身南行?”這樣。
三是“姓”+“官名別稱”。比如唐人稱縣令為“明府”,於是張縣令、李縣令會被叫為“張明府”“李明府”,中書舍人和門下省高官都別稱“閣老”什麼的。
總之,您要想見了什麼官員都叫“大人”混過去的話,這種偷懶方法是行不通的。被叫“大人”者會輕撫你頭,笑而不語,您的真正大人尊公在旁邊聽見了,大概會氣得拿棍子抽您一頓。
回到您穿越成功的第一現場,皇帝阿耶進來看您了,坐下說說話,室外就有人進來稟報各種事務。進來的這個人,如果是那種明代以後叫作“太監”的,那麼在唐代他是被稱為“宦官”“宦者”或者“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