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的臭味。
先用洗衣粉搓洗一次,再用肥皂搓洗一次,然後用清水淘洗,洗三個來回,水終於清麗起來。
髒兮兮的護裡終於在姐妹兩的辛苦搓洗中變回了原來鮮亮的面目。
原來土坯的老房子,因為沒有專門的廚房,炒炸蒸煮的大鍋頭連著大炕,沒有隔離。睡覺吃飯都是在一個屋子裡,你想幹淨都難。
所以鐵蛋兒媽給鐵蛋兒蓋磚瓦房時,一定要求做工頭的外甥獨獨僻了一個廚房出來。
顧海平幫忙把洗乾淨的護裡拿到院子裡,晾在一條長長的鐵絲晾衣繩上,在家裡先抖展開來,才拿出去。
一瞬間,搭在鐵絲一層薄薄的護里布就被凍成一塊薄冰,赤手接觸都會被粘上去。
滿院子的五顏六色晾曬的護裡像是節日裡迎風飛舞的彩旗。又給這個年增添了些許節日的氣氛。
臘月二十八糊窗花,擦玻璃。
山丹小時候,還剪過各種好看的窗花。
用各色蠟光紙疊幾層,上面墊一層書紙,用線訂在一起。然後把原來的花樣用水弄溼,貼在書紙上,放在煤油燈的火頭上燻過,花樣子便呈現在書紙上。
用一把剜花特用的小剪刀把沒有燻黑的部分剜掉,剩下的就是和原來的花樣子一模一樣的窗花了。
疊不同顏色的蠟光紙便可以得到不同顏色的窗花。
山丹的手很巧,家裡沒有專門的剜花剪子,她就用父親的一把小剪刀來剜,剜出來的窗花照樣好看。只是小剪刀的圈圈手指套會把山丹的無名指卡出血泡。
最好看的是“喔、喔”高歌的雄雞,每一根羽毛都惟妙惟肖。
正月裡大家串門,少不得會對木格的窗戶紙上的窗花評比一番,山丹的窗花便常常是最美的,因此也會有人慕名來索要。母親捨不得山丹辛苦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