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跟我聯絡過,講她正在北京組織一個女聲合唱組合,準備參加不久以後的首都大學生賑災義演。林處寒說。
她一定是叫你過去助陣了?張喬如問。
嗯,她是這樣講的。林處寒點點頭。
你答應她了麼?
還沒有,要問問我阿爸呢,不曉得他肯不肯。
秦香怡連忙叫道:“這還不願意,去北京耶!”
張喬如說:“最好還是去吧,金火組合需要你。為找個像你這樣聲音清脆的人,徐桑可是絞盡了腦汁,後來我就推薦了你。”
秦香怡道:“我也挺想去北京看看。哦,有時想想,你們可真是幸福,讀書回家都可以坐飛機……”說著,她停住了,四個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集中到了那塞滿汽車的十字街口。
嘀嗒嘀嗒——隨即傳來一連串的馬蹄聲。
陳子允不禁聲音怪怪地叫道:“馬,現在還沒鬧元宵呀……”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三篇 寒霖雨 第二節
二、 馬隊
起初,人們並沒有留心起那支由十多匹馬組成的馬隊,每匹馬都馱著很多貨物,整箱整袋,用深綠色的郵布包著,外面塗著鮮明的紅十字,在傍晚街燈和路燈的影射下,顯得格外醒目。眼睛見處,彷彿回到了過去的那個年代,抗日救亡,緊急用馬隊運送藥品,以便能在南方蜿蜒崎嶇的山路上和陰森昏暗的密林中穿行。
今天的馬隊似乎並不曉得自己與這個鐵石鑄就的現代文明有著什麼不相稱的地方,只顧大搖大擺地走街竄巷。
鎮上的人大多數同那些馬一樣,來自鄉間,因此對牲口沒有什麼新鮮感。只有涉世未深的細伢兒童,終日生活在這一片喧囂之中,在繁忙的商業街上,或許曾見到貓兒狗兒的蹭蹭跑過,卻不曾見過這些生著長臉四條腿的不速之客在街上如此從從容容地溜達,便不覺驚訝起來,甚至有點喜出望外。孩子們的招呼引也使得他們身邊的大人們開始對這不見了數十年的馬隊議論紛紛,談論起馬們和牽著馬的人們,而且很快就關注起那一溜街的馬糞蛋。
誰讓這些馬上街的?不曉得誰這麼說了一句。
有點兒責怪的意思。
誰也不想讓這些馬走到大街上去。
然而這些馬還是走上南國大街了。
這裡頭的名堂,倒也出得新奇:其中最重要的人物要數週玉婷,張喬如的母親,龍灣區委的組織部長;然而最終讓這馬隊得以走上大街的關鍵人物卻是李治中,永中派出所的一個民警,李軍陽的堂叔;另外還有幾個雜七雜八的人物,也將在後面的敘述中逐一提及,但大多隻是幾筆帶過。幾年後,或者幾百年後,永強的變化將會有多大,誰也不曉得,但猜測畢竟是人類的一大永恆的樂趣,況且近年來永強的路面情況的確十分糟糕,估計在2011 年的時候,這種情況應該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反而會更加令人頭疼起來。
首先,還是要說說這樣的或類似的情況發生的背景:其實很簡單,車多路小。所以在遇到麻煩後,各路人物討論如何應對的時候,永中派出所的孫所長哭笑不得地說:“不到關鍵的時候,還真不曉得溫州的交通有多差勁。”
此外,還有一個相對關鍵的一環,雪災,因為這突如其來的寒冷天氣,滬杭寧地區實在頂不住:厚厚的積雪,讓地面交通的神通顯得十分有限,更要命的是,抗寒抗凍所用的藥品少得可憐,流感盛行,疫苗脫銷——滬杭寧——中國經濟的一塊最大寶地,早已是千瘡百孔風雨飄渺,人類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在猖獗的自然災害面前,竟如此不堪一擊。
節骨眼上,溫州市委便有了一個傳奇式的任務:火速集中一批抗災藥品,然後直接空運到上海。而事實上,溫州的情況也不妙,不同程度的,各地都受到了冷空氣的影響,早在數週前,市委的大部分人已經支援了西部山區。由於機場位於龍灣,於是這個任務便交給了區委組織部長周玉婷,藥品被很快地準備好,要運往永強機場的時候,她遇上了出入永強機場的最大障礙,永強交通問題上車多路小的可怕現實。而且,機場大道的幾段路面因為坍塌正在搶修之中,運藥的車子只好先經過永中,準備繞過坍塌路段,再走上機場大道到機場。
車子進永中,猶如美國人進了伊拉克,一頭扎進去,一時半會,就休想闖出這個泥潭。
堵車,堵車,年關前的最後一個週末,吃公飯的上班族們想提前體驗一下市郊鄉鎮過年的氣氛,紛紛開車出來,車多路小,於是堵車,這就是永中過年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