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部分(4 / 4)

小說:三國我當皇帝 作者:指環王

絕不更換。

老百姓擁護他,如愛‘父母日月’一般。

堯在位七十年後,年紀老了。

他的兒子丹朱很粗野,好鬧事。

有人推薦丹朱繼位,堯不同意。

後來堯又召開部落聯盟議事會議,討論繼承人的人選問題。

大家都推舉虞舜,說他是個德才兼備、很能幹的人物。

堯很高興,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並考驗了三年才將帝位禪讓給舜。

舜,號有虞氏,傳說是顓頊的七世孫,距黃帝九世,生於諸馮。

舜接位後,親自耕田、打漁、製陶,深受大家愛戴。他透過部落聯盟會議,讓八元管土地,八愷管教化,契管民事,伯益管山林川澤,伯夷管祭祀,皋陶作刑,完善了社會管理制度。

他也仿照堯的樣子召開繼位人選會議,民主討論。

大家推舉禹來做繼承人。

舜到晚年身體不好,依舊到南方各地去巡視,竟病死在蒼梧的途中。

舜死後,禹做了部落聯盟的首領。

這些記載,都在孔子撰寫的《尚書》之中。

也就是,只要是讀書人,讀到的就是這種版本。

而趙風現在身居高位。

自然不可能,單單隻看一些傳統的書。

因為很多書,比如《帝王心術》一類的書籍,普通人自然是看不到的。

而從眾多,普通人無法查閱的書籍當中,趙風剛好看到了關於堯、舜、禹的另一個版本。

這個版本就是‘昔堯德衰,為舜所囚。’。

另外,韓非子撰寫的書籍當中所說‘舜逼堯,禹逼舜。’。

所以趙風覺得,這個版本,也是靠譜的。

畢竟,從戰國時代來說,韓非子與孔子都是牛人。

而韓非子書中。

舜是個極厲害的人物,很有手腕,早早就把民心都攏絡了,堯想不傳位給他都難。

大概故事是。

禹為了搶到舜的帝位而把他孤苦一人流放到南方,連兩個愛妃都不許帶,這才有了‘湘妃斑竹’的悽婉故事。

這就是個典型的權力鬥爭。

當然,也可能兩個版本都是假的。

畢竟《孟子梁惠王》下篇第八章節有記載。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

孟子對曰:“於傳有之。”

大意是:齊宣王問孟子關於商湯放逐夏桀,周武王興兵伐商紂,究竟有沒有這樣的事?

孟子說,在古書上是相傳有的。

可見,連戰國時期的王侯智者,都不清楚武王伐紂的具體情況。

就別說更早的堯、舜、禹了。

那麼孔子與韓非子的動機,無非就是。

孔子為了闡述他的學說,推崇‘以禮以仁治國’,所以撰寫了《尚書》。

韓非子,可能也是為了他的學說和他推崇的治國理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