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2 / 4)

小說:太上老君 作者:懷疑一切

領域已經能和韓國印度並駕齊驅,唬邊全球了。

金磚四國啊,多麼牛叉的稱號,多少次在深夜中大放光明照徹周天大千世界,刺瞎窩棚中杜營的狗眼。

很顯然,在這個還處於奴隸制社會的時代,生產力是極端低下的,人民生活水平比起戰火連天的華夏也好不到哪去,唯一好點的地方在於這裡氣候溫暖,比起中原來要溼熱許多,哪怕杜營大冬天來此,看見的也是一片繁花似錦,奼紫嫣紅的樣子。

氣溫高自然物產豐富,再加上天熱不用多穿衣服,可見在衣食方面古印度人還是應該比中原這邊充裕些,當然,南方的楚國和吳越巴蜀物產不見得比印度差。

但是杜營看這裡的人卻是一個個都有點吃不飽的樣子,一個個骨瘦如柴,衣不蔽體,走路搖搖欲墜,一步三晃,不用化妝都能出演植物大戰殭屍的某一方。

這種隨時斷氣路倒屍還為數不少,佔了大約三成左右,老聃的道德經不會是看了這種情況才寫出的“死之徒十有三”吧?

杜營向路人一打聽才知道,這些人都是屬於首陀羅種姓,也就是華夏的奴隸階級。

在華夏的奴隸當然也有,卻沒有如此之多,大約佔了總人數的兩成不到,而且大多都是戰利品,可以被原國家贖回,只有很小一部分才是世世代代為奴。

而且諸侯國也鼓勵自己的商人們去其他國家贖回戰俘,並且報銷費用,可以說是一件很慈善的舉動,當然,像周王室那種窮鬼政府例外,它沒錢搞慈善。

有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孔子的弟子子貢,跨國大老闆出身,沒事跑到國外搞自駕遊,贖回一大堆戰俘交回給國家,也不要國家報銷費用,揮揮衣袖走了。

結果被孔丘罵了個狗血淋頭,孔丘指出你做出這種善事等於是在陷害國民,你搞出這麼一個高不可攀的善舉,你要別人怎麼辦?

別人以後要是贖回戰俘找政府報銷的話,人家就會指責他們貪財,為了錢財而救人遠不如子貢高尚,這不是做了好事還白捱了一頓罵?

如果不找國家報銷,以那些小商人的財力怎麼可能受得了這種長期支出?不如干脆來個充耳不聞,以後乾脆不管了,誰愛贖誰去贖。

也就是說子貢的一次自以為是斷絕了那些戰俘們以後回家的希望,難怪孔丘會大發雷霆。

而子路救人收了人家一頭牛,卻被孔丘在考評上狠狠的打了個優,認為我孔丘的門徒救人都要收報酬,會讓大家認為救人收報酬是理所當然的,為了這些報酬,哪怕那些天生冷血的,以後大家都會勇於救人,這才是利國利民的真正做法。

孔丘的看法有道理嗎?相當有道理,他不是強硬的規範人們必須仁義,而是在最大的範圍內給出一個有利於國民的指標。

只要你救了人,就有一頭牛的獎勵,不會管你是不是正人君子還是無恥歹人,一視同仁,這對於君子或許有些不公,但是卻最大限度的挽救了百姓的生命安危。

可見孔丘是把人命放在第一位考慮,至於仁義禮法都是為人命服務的,這也是孔丘超越恩師柳下惠的地方,柳下惠的君子之道太過於完美,不是一般人能學的。

這就是中庸的奧妙所在,既不會給人定一個高不可及的神聖目標,也不會無限墮落到沒有任何原則。

一般人都能遵守,都能從中獲益,最大限度的顧及到普通人群的利益和需求,這就是中庸。

歷代那些給後人修煙囪絕壁的聖賢裡,不包括孔丘,孔丘是很想給後人留一條陽光大道走的,可惜冒出個孟軻把孔丘的思想無限捧高,高到凡人無法觸及。

孟夫子一開口就鼓吹他的浩然正氣,讓很多人誤以為他是救世主呢,一口一個仁義道德趕跑了多少心智不堅定的儒家門徒。

結果儒學成了一個只講奉獻,不求回報的怪胎,根本沒有自我造血的能力,完全是在消耗世世代代甘願奉獻者的生命,卻無法讓萬民都參與其中。

奉獻給誰?當然是君王,拿誰的來奉獻?當然是百姓,經過孟軻的深加工,儒學成了君王最完美的統治工具。

當然,大嘴巴的孟軻也預料到君權需要制衡,留下了一些君為輕之類不痛不癢的話,結果被董仲舒徹底給顛覆了。

天人感應,皇帝就是天子,就是天意的代表,能輕到哪去?

能夠治罪天子的只有上天,而不是凡人,這種論調無疑給歷代皇帝開啟了一道心鎖。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