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嫁(價)呢?”

玩在唐朝這一回更把懿宗笑翻了,開心之餘自然少不了豐厚的犒賞。

在這裡,李可及巧妙引用典籍,利用同音、諧音製造出幽默效果,讓人想起現代的相聲《歪批三國》。從表演的形式上看,李可及與配角一問一答,也和相聲一樣,依靠語言形成喜劇效果。

李唐歷代皇上,要麼尊崇道教,要麼信奉佛教,更把老子李聃奉為先祖,而孔子的儒家學說也是被極力推崇的思想。身為優人的李可及竟敢在皇上面前拿三位尊崇無比的聖人開涮,一則可以看出懿宗沉迷享樂、昏聵麻木,同時也可顯現出當時自由寬鬆、少有禁忌的氣氛。

李可及是懿宗身邊的伶官,因為喜歡他的表演,懿宗還送給李可及一個“威衛將軍”的頭銜。《舊唐書》中對他的表演有一段記載:

……可及善音律,尤能轉喉為新聲,音辭曲折,聽者忘倦。京師屠沽效之,呼為“拍彈”。

由此看來,李可及的表演,既可以算做傳統的俳優戲,也可以歸入歌舞戲的大類中,具體而言,可以算做參軍戲的一種。

2

俳優之戲古已有之,到唐代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產生了許多像拍彈一樣初具戲劇形態的歌舞戲,戲中糅合了道白、動作和歌唱,演繹人生故事。

從現代出土的一些唐代戲弄俑上,我們仍然能清晰領略到當時歌舞戲的風韻——戲弄俑們身姿靈妙,表情生動詼諧,而服飾與妝扮也與角色相應。

因為這些歌舞戲算不上什麼正統的樂舞,卻又活潑可觀,玄宗時代特意在蓬萊宮邊設立內教坊,又在京都設定左右教坊,掌管俳優雜技,收納散樂百戲。

唐代比較著名的歌舞戲有“大面”、“撥頭”、“踏搖娘”、“窟磊子”等戲。

大面——又稱“代面”,起源於北齊。說的是蘭陵王高長恭面目秀美,頗有才幹,兩軍對陣之時,他喜歡戴上假面對敵。

北齊與北周戰於芒山,齊軍潰敗。蘭陵王率領五百勇士深入敵陣,一直殺到被周軍圍困的金墉城下。城中齊軍不知道來者是誰,蘭陵王摘下頭上的假面,城內齊軍認出下面來的是蘭陵王,急忙迎入城中。

齊軍由此士氣大振,最終反敗為勝。軍士們歌舞慶賀,後來逐漸演繹出《蘭陵王入陣曲》。舞曲中,表演者頭戴假面,揮舞長劍劈刺進退,摹仿蘭陵王在戰陣中的英姿。

俳優傀儡弄參軍(2)

《樂府雜錄》中將大面稱為“代面”,並交待了戲者的服飾:

戲有代面,始自北齊。神武弟有膽勇,善鬥戰,以其顏貌無威,每入陣即著面具,後乃百戰百勝。戲者衣紫,腰金執鞭也。

撥頭——也稱“缽頭”,起源於西域。一個胡人被猛獸吃掉,他的兒子決心為父報仇,入山尋找猛獸。撥頭舞便是表現這個尋找的複雜過程。

在《樂府雜錄》中,撥頭又被稱為“缽頭”:

昔有人父為虎所傷,遂上山尋其父屍。山有八折,故曲八疊。戲者被髮素衣,面作啼,蓋遭喪之狀也。

踏搖娘——起源於隋末。有一個相貌極醜的男人,是一個酒鬼,自稱“郎中”。這個男人娶了一個美豔的女人為妻,每次醉酒之後都要把妻子痛打一頓。那位美麗的妻子善於歌唱,經常把自己的苦楚和不幸唱出來,音聲悽怨。

後來有人將這個女人的歌調記錄下來,以管絃奏出,由表演者扮演妻子,伴著樂曲悲訴不幸的遭遇,一邊訴說,一邊搖動身軀,於是被稱做“踏搖娘”,逐漸演化為一種戲曲。

蘇中郎——《樂府雜錄》記載:

蘇中郎,後周士人蘇葩嗜酒,落魄自號中郎。每有歌場,輒入獨舞。今為戲者著緋戴帽,面正赤,蓋狀其醉也。

《樂府雜錄》中把踏搖娘和代面、缽頭、蘇中郎等歸入鼓架部,其伴奏的樂器有笛子、拍板、腰鼓和兩杖鼓。不同於雅樂,屬於俗樂。

參軍戲——和大面、踏搖娘一樣,參軍戲也是以科白為主、伴以歌唱的一種歌舞戲。

關於參軍戲的起源,說法多樣,一種說法是:東漢館陶令石聘因贓犯罪,因為石聘素有才幹,漢和帝劉肇赦免其罪,但沒有饒恕他,每逢宴樂的場合都要石聘穿上一件白衣衫站在席前,由宮中的優伶們上前去責問戲弄他。如此持續了近一年的時間,以為所有貪贓者之戒。

以後這種表演逐漸變化,到唐代時參軍戲已經成為一種比較成熟的詼諧劇,以滑稽調笑為主要特點。通常劇中有兩個角色,一個即為參軍,一個為蒼鶻。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