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源、能源等資源日益減少,環境、人口與資源的矛盾日益加重的情況下,太空無疑是人類新的追求。開發太空資源可能像當年開發礦山、開發石油一樣,使人類社會發生跳躍性的進步。在如此重大的科技進步和社會進步的大課題上,中國怎麼可以主動棄權呢?
如果幾十年後,當中國的實力已?強大到足以放開手腳去征服宇宙時,我們會發現先進國家早已在天堂中品嚐勝利的成果了。到那時,我們一定會後悔,後悔什麼呢——後悔我們為什麼今天不動手。後悔我們為什麼今天不起步。
阿波羅:月球是人類進入太空的第一個落腳點,也是人類進入空間的中途島和試驗場。因此,月球至今仍然是美國的政治籌碼。2004年初,美國總統布什宣佈了美國政府雄心勃勃的新太空計劃。根據這份時間表,美國將在2015年前後把航天員重新送上月球,在那裡建立永久的基地,2030年後美國航天員將在火星上高舉星條旗。在第二輪“探月熱”中,你們中國將扮演什麼角色?你們有沒有考慮開展國際合作,縮短一些科技上的差距?
嫦娥:月球探測從?濟上講,是?動技術和工業發展的馬前炮;從軍事上講,是擁有擊不毀、打不掉的戰略制高點;從科學上講,是承載人類智慧的最前沿。因此,它成為當前各國航天領域重要的標誌性工程,不但反映了一個國家高技術的發展水平,也從一個方面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從國家長遠發展戰略的角度來看,開發月球關係著各國長遠的政治、?濟和科技的戰略利益,因此儘早進入月球俱樂部對每一個航天國家來說都有重要意義。當前美、歐、日等世界工業先進國家和國家集團紛紛開展重返月球的活動,即使像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也將航天工業作為國家重點投資發展的戰略性工業,在提出開展月球探測專案時,印度的著名科學家用“窮人過年也要放個鞭炮”來形容並不富裕的國家開展月球探測的決心。中國在奔向小康的路上已?積累了一定的實力和?驗,在第二輪探月熱中,中國決不會再是旁觀者。
。 想看書來
阿波羅與嫦娥的悄悄話(2)
美國曆來是太空探索的晴雨表,美國的政治趨向和價值取向,直接反映在布什總統關於新太空計劃的演講裡:“我們將建造新的載人航母把航天員送上太空,我們將在月球上留下新的足跡,我們將超越自己曾?輝煌的旅程,我們不知道旅行在哪裡結束,我們只知道不斷向宇宙進發”,部分國會議員支援布什的計劃,他們擔心不這麼做,美國將會失去在太空競爭中的領先地位,最典型的觀點是:“中國人、歐洲人和日本人把登月列為目標,我們當然不願意一覺醒來發現別人已在那裡建立了基地。”如果把這話反過來說,中國,一個曾?對地球上有過四大發明輝煌貢獻的文明古國,當然不會在別人早已睡醒之時,還沉夢在月球文明的門外。
其實,我們何嘗不想參加高科技的前沿研究的國際合作,但是真正的合作都需要一張“門票”,這張門票是以實力為背景的。沒有“門票”的人,只能旁聽,有時連旁聽的資格也沒有。中國開展了一個探索性、開放性、科學性的探月工程,實際上我們已?用自己的能力獲得了“門票”,使我們在這個國際俱樂部裡有了一席之地。在中國宣佈開始月球工程的那一天,就宣佈了我們有能力、有資格進入這個領域。奧運會不是有資格賽嗎,我們已?獲得了月球探測賽的實際資格。
阿波羅:眾所周知,中國現在開始探月已?比美國和蘇聯晚了40年,如此步別人後塵,是不是等於去嚼別人嚼過的饃?你們還有什麼新招嗎?
嫦娥:儘管中國的探月工程起步晚,但科學目標起點高,有創新和特色。有些事雖然是重複做了,但我們比別人做得高明;有些事別人做得不全,而我們做全了,這也是一種貢獻。即使我們努力了,一時還成績不大,這也沒什麼,參與本身就是實力,要不世界各國爭先恐後參加奧運會幹什麼,冠軍只有一個,爭得挺累的。
我們的創新點大概有三處,一是第一步就跨越了國外的初級階段,世界上無人月球探測基本?歷了從月球近旁擦過、撞擊在月球表面、成為月球的人造衛星、在月球表面軟著陸實地考察、挖取月岩樣品後,送回地球供研究五種方式,其技術難度依次遞增。蘇聯發射的月球探測器5種方式都用過。美國發射的月球探測器,前4種方式都有。我們中國一方面考慮到財力有限,另一方面考慮到前兩種探月方式價值較小,更重要的是我們現有的航天技術已?超出了蘇美兩國20世紀50年代末的水平,所以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