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小說:月球密碼 作者:九十八度

系統的瞭解;它為美國帶來了巨大的技術和?濟利益,不僅建立和完善了龐大的航天工業和技術體系,還有力地帶動和促進了通訊、計算機、電子、自動控制、材料等一系列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從阿波羅計劃派生出大約3000種應用技術成果,短短几年內這些應用技術就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在登月計劃中每投入1美元就可獲得4~5美元的產出。

功成名就阿波羅謝幕(3)

人類在月球上的探測活動,給古老的月球帶去了地球的現代文明,也給月球留下了人類的遺物。從1959年發射首顆月球探測器以來,人類給月球留下的遺物僅月球探測器或著陸器就有40多個。這些遺物主要有:軟著陸於月面的蘇聯的月球9號、13號、16號、17號、20號、21號、23號、24號無人探測器和美國的勘察者1號、3號、5號、6號、7號無人探測器共13個;有7個“阿波羅”登月艙留在月面的下降級(有一個是“阿波羅10號”放出的),以及12名登月者安置的大量科學儀器裝置等;有6輛特製的“月球車”,其中包括蘇聯的月球車…1號(它駐留的位置被發現在北緯39°17′、西?35°),月球車…2號,美國阿波羅14號帶去的手推車和阿波羅15、16、17號帶去的3輛漫遊車。這6輛月球車中有5輛是機動車,將來的登月者只要裝上新的電源,仍可駕駛它在月面上行駛。1969年11月,“阿波羅12號”的登月艙恰巧降落在幾年前軟著陸於月面的“勘察者3號”旁180米處,航天員康?德和比恩直接進行了人類第一次“地外考古”。他們仔細研究“勘察者3號”在月面上2年7個月的變化,發現除了其外殼油漆的顏色稍微變深外,其他幾乎一切風貌依舊。他們從“勘察者3號”的艙內取回了一架照相機,後來在地面實驗室中發現在這個照相機中竟有鏈球狀細菌在活動,而它們並不是“月球居民”,而是從地球上帶上月球的。科學家對這種能在嚴酷月面環境中蟄伏2年多時間,還隨時可復活的生命表示驚訝。蘇聯和美國還向月球派去了多顆月球衛星,它們環繞月球飛行完成探測任務後,由於月球引力,最終也投入了月球的懷抱,其中包括蘇聯的5顆“月球號”探測器,美國的5顆“月球軌道器”探測器,“阿波羅15號”和16號登月飛船釋放的兩顆繞月飛行的小衛星,以及一顆專門找水的“月球勘察者號”探測器。

還有一類遺物挺有意思,富有個人情趣。當年美國宇航局規定,允許每個登月航天員在月面上留下重量不超過250克的個人紀念品。生###漫的美國人充分展示了他們鮮明多樣的個性。如奧爾德林把一隻盛有優質葡萄酒精製的“聖±”和一塊聖餅獻給了“月亮女神”。謝潑德是個高爾夫球迷,到了月面上還念念不忘打球,他把兩隻擊得遠遠的小球和球杆上的鐵頭留在了月面上。歐文則把在1967年“阿波羅1號”著火事故中犧牲的3名美國航天員的部分骨灰撒在了哈德利月谷之中。“阿波羅16號”的兩個人,一個在登月前與未婚妻共同設計了一枚繪有地球、月球和登月艙圖案的訂婚戒指,到了月面後他把它及未婚妻的一對耳環都獻給了“月神”;另一個則在月面上留下了一張他全家的“閤家歡”照片。

至於阿姆斯特朗那個鼎鼎有名的大腳印,以及其他航天員留在月面的腳印、駕駛月球車行駛的車轍印等,均安然無恙地留在月球上。當然還有不少文物早已成為殘骸碎片,比如12艘硬著陸的蘇美飛船,還有放置在硬著陸器中的8枚蘇聯特製的紀念章,它們會被埋入月土中,或許將來有一天會被人挖掘出來燒香祭拜。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明月幾時有(1)

公元1969年7月20日。這一天,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的指令長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走下“鷹”號登月艙的扶梯。他先用左腳輕輕地試探了一下佈滿細細粉狀沙礫的月球,當確認不會下陷時,才把右腳放到了月面上。於是,月面上留下了一個15厘米寬、厘米長的人類的第一個足跡,19分鐘後,奧爾德林也踏上了月球。這兩位美國航天員以大無畏的勇敢和獻身精神獲得了全世界的尊敬,成為了全人類的驕傲。

上世紀80年代,阿姆斯特朗應邀訪問中國,在談話中,他說了一句笑話:“第一個住進月宮的是一位中國的美女,叫嫦娥;而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卻是一個美國男人,那就是我。”他對“嫦娥”的發音有些搞不準,但他知道,在古老的東方國度裡,嫦娥的地位如同西方人尊崇的月神阿爾忒斯,她是世界上最早住進月宮裡的仙女,並從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