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供銷社還透過供銷業務,控制當地的手工業生產。合作供銷社專門設定手工業生產管理社,負責管理各種手工業生產,從生產到產品的銷售均置於其控制之下。手工業生產管理社首先根據手工業的不同行業,組織各業生產小組,如棉布生產小組、文具生產小組等,然後供給各生產小組原料,經成本核算後,接收其產品,不準各生產小組自行出售其產品。這種對各生產小組的管理辦法,簡稱三定、二包、一管理,即定質、定量、定價;包供原料、包銷產品;管理其生產活動。這樣合作供銷社便直接控制了手工業生產。
手工業生產具有行業分散,人員龐雜等特點,尤其是在晉西,各縣手工業生產者總計不足200人, 分散在20餘個縣,而要將其統一管理,亦非易事。結果,由於存在原料的供給,產品的接收等問題,僅數月,各生產小組因無法維持,相繼停產。
第四,別出心裁,發行“合作券”。閻錫山的“新經濟政策”實施以來,不論成功與否,基本上沒有什麼阻力可言。但是,閻錫山也遇到了令其頭痛的問題——缺少資金。
本來閻錫山手中的法幣就不甚豐厚,除支付軍政費用外,還相繼開設一些民用企業。而廢除私商,首先需要一筆資金,接收產品。儘管在廢除私商的過程中撈了一筆,但是,仍不敷支配。
如何解決資金問題呢?發行晉鈔吧,第3次晉鈔剛剛回籠完畢,再發恐無信用,而且國民黨中央明令禁止發行地方紙幣。想來想去,閻錫山豁然想到自己曾提出的“物產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