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武器裝備夠……
這樣一來,招兵時間就拖了一天半,最後來的人就實在沒辦法了,下次請早!誰叫你訊息不靈通呢?誰叫你捨不得兩分錢買份《四川白話報》呢?誰叫你在路上瞎磨蹭呢?誰叫……。
混成旅現在變成了實打實的一個鎮!北洋新軍的編制也不是朝廷定的,現在不成文的沿用到各省新軍。一個鎮12500人!可是現在四川新軍這12000人還是編了個混成教導旅。按照龍劍銘答覆聶文青、馬維騏等人的話來說,就是“甭管他那套!我們編我們的,又沒讓朝廷養我們四川新軍,一個教導旅編兩萬人又怎麼樣!?”
這個可是大實話!誰也辯駁不了的大實話。何況聶文青等人根本就不想去找茬子,為什麼?當官的哪個嫌官大?帶兵的哪個嫌兵多?
這樣一來,新兵訓練後的新軍教導旅編制就奇怪了,而且這種編制竟然一直沿用了下來,後來成為國防軍的標準編制。
一個連四個排160人,一個營三個連一個機炮分隊520人,一個團三個營加直屬部隊2900人,旅部轄三個團和直屬部隊12000人。工兵、炮兵、輜重兵配屬到了營級,使得四川新軍從組織編制上一開始就確立了合成作戰的模式。
兵多了,好事啊!可是新軍的三巨頭現在是愁眉不展啊!以前四個營的新軍和武毅軍青字營都不得不拆開了,等著新兵訓練結束後,就和新兵、綠營兵混編在一起。稍有能力計程車兵都被提拔了,當上了班長、副班長,可是連、排、營、團級幹部奇缺啊!參謀班子沒人搭建啊!後勤輜重也沒幹部管啊!炮兵這個大頭也沒有得力主將啊!
看著這麼多兵,這麼多武器,急啊!誰叫當時幾個人心裡一熱就開了口子呢?多出的4000人完全是計劃外的,4000人的部隊,得要多少幹部?
“給王坤個電話,讓他把學了一年的武備生都放出來,擔任連排幹部,把教官隊伍再精簡一下,節省出來的擔任營團幹部。這樣基本能解決教導旅的問題,不過軍校可就癱瘓了。”龍劍銘苦著臉說了個辦法。
“哎,好,要不我馬上把王坤找來?”趙爾陸一聽就馬上行動,他可不想以後自己的團缺少軍官啊!他心裡估摸著,自己好歹也能帶一個團吧……
“好,派我的車去接,把胡景伊、尹昌衡也找來,一起就拉過來了,叫小馬去,對,馬守祿。”龍劍銘現在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鋼鐵可以煉出來,槍也可以造出來,可是合格的軍官急切間是變不出來的!
……
王坤一進門就啪地敬了禮,後面的胡景伊和武備生尹昌衡也跟著敬禮。
“督辦,要不,給東京和舊金山去個電報?”王坤剛坐下就冒了一句話。
這話可就起作用了!龍劍銘一拍大腿就跳了起來!
“哎喲!怎麼把這給忘了呢!叫小馬,馬守祿!”龍劍銘說完就回到辦公桌前,俯身刷刷地寫了兩條電文。剛寫完,馬守祿(就是馬維騏的小孫子)就呼著報告進來了。
“這個,馬上去電報局發出去,我註明了的,一個東京、一箇舊金山,別弄錯了!”
聶文青和趙爾陸這才見識到督辦的神通廣大!找軍事幹部找到東京和舊金山去了!?牛!真牛!恐怕朝廷那些軍機們都沒督辦這麼牛氣。看他和王坤的神情,這電報一發出去,那軍事幹部的問題就解決了。當然,兩人不知道,從1901年起到日本學軍事的公派士官生,已經有80%以上落進了民族振興同志會!李義安這個陸大畢業生,還在舊金山帶著幾個士官生教授華人學生們軍事體育和基本軍事常識,他們教出來的學生,怎麼也能在磨練一下後混個班長、排長的乾乾,更不要說已經去西點軍校學習的那三個人了!
“這個事情就到這裡,先把武備生和教官放出來先帶著部隊,輜重、工程兵那邊暫時少放點人,目前不組織大的訓練。我看這樣是可以湊合到他們回國。不過,今天這個事情可暴露一個大問題——我們的軍官貯備太少!武備學堂的規模太小!整個軍事教育、軍官培養體系得擴大!辦個軍官學校怎麼樣?”龍劍銘隔著辦公桌就說開了,本來王坤也在做這個事情,可惜還不夠,從1903年的今天起,到1906年中,三年的時間,四川新軍必須培養出滿足三個師(龍劍銘的超級師)需要的軍官,還要建立預備役、後備軍體系,這個軍官的需求量就太大了!派去國外是不現實的。最近的是日本,可是再過10個月的時間,日本計程車官學校就要暫時停辦了——日俄戰爭爆發!美國西點那邊能去三個人已經不錯了,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