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3 / 4)

小說:紅樓折釵記 作者:天馬行空

紅樓戲院的規矩,一劇演完,演員全體謝幕,當扮演莊子的蔡嚴和賈芸雙雙上臺之時,四下裡掌聲越發的激烈起來,甚至不少梨園子弟也激動地叫好鼓掌。只有王尋歡臉色難看,死死的盯著賈芸,雙手絞動。咯咯作響。

“果然是難得”。

太后喃喃說道,

“戲文好,演員好。還有那些機關裝置。用的也是極為巧妙,這芸哥兒小小年紀,卻哪裡來這許多奇思妙想?”。

一旁的太子也眯著雙眼,搖頭嘆道:

“我今兒才知道為什麼五兒對他終是念念不忘的了。”

“皇帝,咱們便擲花賭勝吧!”

太后提醒了眾人一句,又回頭將自己的那支菊花塞到了太子手裡。說道。

“孫兒幫我去投在賈家小子的身前吧”。

太子忙躬身答應了一句,走到賈芸跟前。四目相視一眼,微微頜首。卻並不說話,只是賈芸的身前已經多了兩支菊花。

皇帝皇后和妃嬪們紛紛命自己的太監宮女們上前投票。令王尋歡難堪的是,幾十支菊花竟是全部堆在了賈芸的腳下,他苦心孤詣數年的《叔嫂鬥》竟是被一今後輩臨時編演的一段話劇完敗,讓他如何能嚥下這口氣!

不過。站在他身邊的賈芸對於這個結果卻並不意外。作為後來京劇中最著名的爭議劇目之一,《大劈棺》堪稱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一個,異數。它是一出真正將靈魂放在人性的火焰上炙烤灼燒的戲,雖然在後世的表演。充斥了一些庸俗下流的混話,可是卻無法掩蓋其作為戲劇所具有的衝突和力量,這在古典戲曲中是極為少有的,加上賈芸又增加了一些為女性張目的主題,不免更加得到了這些特殊觀眾的認可,完勝《叔嫂鬥》也刻不那麼令人驚訝了。

“好!甚好”。

皇帝起身說道。

“既然結果已出,聯言出必行,從今日起。賈芸升大內梨園總教習之職。領從七品官俸,並賞銀五百兩!”

“慢!”

王尋歡突然出聲,並匍匐在地上,周圍的太監一疊連聲的呵斥其驚擾聖駕。膽大妄為,那皇帝卻並不以為意,輕聲問道:

“莫不是你猶自不服?。

“正是!”

王尋歡抬起頭來,昂然望著皇帝,說道。

“臣願再賭一場。若是依舊敗於他手下。臣願將家傳的“稍般鼎。輸給賈芸便是!”

“稍般鼎?”。

這下子連皇帝也不由得眉毛一挑。

( )

第一百零五章 睚眥必報王尋歡

澡果真願意賭互這稍技鼎?” 皇帝有些意外的看著忿忿作色的王尋歡,只見這個半老頭子懷抱著一隻玉色的曲項琵琶,大步上前。下死眼盯著賈芸,朗聲說道:

“不錯。臣願以家傳的稍般鼎為注,想必賈教習時必肯賜教的!”

王尋歡將賈芸改稱為賈教習。自然是認了第一場的輸,不過。他這會子既然又提出了第二局的比試,而且還說得這般隆重堂皇,那糊技鼎莫非竟是什麼了不得的寶物不成?

“你大約還不知道那翻激鼎的貴重之處。聯來告訴於你 ”

皇帝看著賈芸一臉疑惑的神色,便笑恙解釋道,

“當年我太祖武皇帝大兵南下,橫掃中原之際,這王家先祖王振便已跟隨左右,從龍定鼎之功。實不在你們賈家之下,後來開國建朝。大封功臣。那王振原本也是能封個公爵的,豈料卻被人當庭告發。說他領兵剿滅泰安州的一座皇莊之時。曾在那皇子的居處搜出一件寶物,名喚,翻激鼎。據說乃是魏晉時“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流傳之物;

賈芸忙問道:

“莫不是酒仙劉伶?!”

“不錯!”

王尋歡昂然說道。

“那劉伶號稱酒中仙人。平素唯嗜好杯中之物,甚至一醉三月,渾然不覺,醒來之後卻依舊康健如昔,便是因為其有這“稍散鼎。寶物相助!”

賈塵聞言。禁不住大感好奇。

古代人似乎對於解除酒精之苦頗有一些奇方怪物,比如說封神演義中的“醒酒氈”大約可以算作是某種不可考證的法寶,而《紅樓夢》原著也曾記載過一種叫“醒酒石”的東西,當年也曾讓賈芸讀之大感疑惑,後來才知道。所謂的“醒酒石”便是《本草綱目》中的“方解石”只是某種較為特殊的大理石罷了。至於此物是否能夠解酒。賈芸卻實在是不敢認同,那大理石可是有放射性的東西啊,喊在嘴裡豈會有什麼好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