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心”。慈愛人非著人我相,儉愛物非著貪物心。無我為誰求安樂呢?但願眾生得離苦!無我哪來的眾生呢?“故度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得度”,愛一切物又總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能看破放下,於物自在,於人自在,“故能成器長”。另一方面,“樸”散為器,人與物、依正二報,皆是“樸”散而成的有形有相之“器”。見相不著相,見相能見性,自是大解脫,“故能成器長”。“舍後且先”,爭先恐後,一定不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認幻為實,認假為真。於是,總是執著掛礙,於人、物不能自在,必二相取捨,極性觀念叢生,終無解脫之日,死路一條(“舍後且先死矣”)。另外,“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周流天下,遍滿十方,人、物皆“道”所現。“道”外無人、物,人、物外無“道”。敢為天下先者,終是敢為“道”先;敢為“道”先,則無明熾盛,極性極化,不順於“道”,於“道”乖違,必是絕路。
老子的三寶,正是佛家所說的利樂有情(“慈”)、莊嚴佛土(“儉”)、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敢為天下先”),亦是“同於道”的具體體現。人能守此三寶,必能“同於道”,“道亦樂得之”。故持此三寶,是突破思維、開顯自性的人人可操作的法門。
12、“無相、無念、無住”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三十五章》)
老子曰:“大象無形”,“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大象”者,大道也;“執”者,持也。“執大象”者,“同於道”也,與“道”無失也,得無生法忍也,不退轉也。以理相講,“執大象”者,已能不動周圓,因為沒有極性的界相分割與阻隔,一相無別,故喻為“天下往”。吾人無量劫來,將原本一相的無形“大象”,被極性觀念、識心思維極化分割為無數阻隔界線,故不能暢通無阻。其小心眼只是為“我”,心識感覺不出吾人六根之相界,妄立主客,人我對待,從而事事處處無不受極性觀念的遮障。在粗相中,個人、集團、民族、國家、社會無一不在極性束縛中競爭、鬥爭、戰爭,連“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達不到,怎麼“天下往”呢?人與人有人我的極性對立,家與家有我家你家的極性對立,集團之間有我們你們的極性對立,民族之間有同異(風俗、文化、信仰等)極性的對立,國家與國家有明確國界的極性對立,人與自然界也有主客分立的極性對立。從極性的細相講,吾人一念無明,就產生見相、能所、主客等極性觀念,從語言、文字到思維、意識,無不是極性屬性。所以,二相分割,內外皆不能“天下往”。“執大象”了,極性“無生”了,自然就“天下往”。一個“執大象”之人,內無極性心識,外不被境物所轉,而能轉物。佛陀講:“若能轉物,即是如來。”(《楞嚴經》)吾人最大的分別識心就是主客內外的極性。若能入自心現量,轉物自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往而不害”。見境不亂,見境不生心,不分別執著,自然“安、平、泰”。“安”者,見境不亂,無念也;“平”者,內外一如,無相也;“泰”者,見相見性,無住也。
如果不見相離相,不能轉物,根塵相對時,就隨境轉。“心本無生因境有”,感官隨物境所轉之人,都是貪著感官享受而被物粘,耳被悅耳之音所轉,口舌被美味佳餚所誘,於是耽著聲色美味,見“樂”與“餌”,就自然貪著不能離開,故“過客止”。貪著感官欲樂之人,不能理解“執大象”(大道)的重要性,聞“道”平淡無味(“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不生愛樂之心,再加上“道”無形無相(“視之不足見”),無聲無響(“聽之不足聞”),所以一般人對“道”並不欣樂,更不瞭解正是“道”無味、無嗅、無相、無形、無聲、無響,才能其用無窮(“用之不足既”)。只有“同於道者”,才能知“執大象”者“安”、“平”、“泰”之價值。
五、“道亦樂得之”
1、“上德不德”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道者”,是修德符道;“道亦樂得之”者,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道”本具足一切智慧德相,不需修德,也不需證德。佛陀曰:“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四十二章經》)“上德不德”是因為“何期自性,具足一切”,“德者,得也”(王弼注)大德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