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3 / 4)

執。極性所為所執,必受極性規律制約。極性事物的特徵是物極必反,無常變化。無常變化總是體現著生長成亡的週轉迴圈規律,故“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極性所為,皆是被境所轉之為,二相取捨之為,“不知常”的“妄為”。此“為”此“執”遠離“無為”,非“道”之為,故“妄作兇”,當然不“可以長久”,非是“長生久視之道”,故必敗必失無疑。

“為”、“執”是以我為主的意識所為。主觀意識來自七識末那,七識違逆“道”的平等性智,主觀自私,固執剛強,極化人我是非,種下運動變化之因,故“為”之而“敗”,“執”之而“失”,是“反者道之動”的體現,是“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天之道”執行之必然。鑑於此,聖人主張“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的智慧之為。“無為”、“無執”是一相非極性之屬性,體現“道”的“常無慾”的妙用,亦是“知常曰明”的智慧體現。“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可見,“無為”、“無執”,是無私無慾的公容心量,圓滿展現天道不二的自然流露,無極性心識分別的圓融同體,無我執堅固的平等一如,亦是“無作妙力”的“自在成就”,是“為而不爭”的無私奉獻,“利而不害”的“無作妙德”,“上善若水”的無礙“大順”,當然無敗無失。

7、極化與去極

老子“為無為”的大有作為,體現在“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溥”;“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貴食母”,“唯道是從”;“不若進坐此道”;“常無慾以觀其妙”;“為而不爭”,“利而不害”;“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邪”;“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非以明民,將以愚之”;“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腹不為目”;“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行於大道,唯施是畏”;“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塞其兌,閉其門,和其光,同其塵”;“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損之又損,以至無為,無為無不為”;“復歸於嬰兒”、“復歸於樸”、“復歸於無極”;“致虛極、守靜篤”,“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從事於道者,同於道”;“抱一為天下式”,“絕學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絕學無憂”,“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佛家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度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得度,大作夢幻佛事,皆是“為無為”。

“無事”者,於心無事,於事無心也。“從事於道”,貴在無事於心。心無極性觀念,沒有識心分別,自然無事。於事無心,應無所住,轉物自在,不為境轉,“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者,就是“事無事”。所以,“事無事”不是無所事事,而是事事能事,事事無礙,只是不落二相識念,如鏡照物,過而不留,無住無念而已!老子要求“常以無事”,是指事事中無極性思維之事,無二相取捨之事。事事中無事,就入了孔子“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在解脫。

“味無味”,有味之感,是根塵相對所生的識念,是熾然的二相感官分別之感受。人們皆貪著美味,被美味所困擾,終身不自在。還有的人,為追求口欲滿足,殺生害命,造下了無邊罪業,揹負了無窮的冤債,永無出頭之日。故佛陀曰:“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楞嚴經》)聖人見此業因果報之可怕,故佛陀戒殺,老子“味無味”,要人們不貪口欲之味,而追求“無味”的大道之味。“無味”是無世俗的酸甜苦辣之味,卻有無窮的“道味”,佛家稱作三昧正受,法樂無窮。一相則無能味所味,但其“味”無窮;否則,就不會有佛陀的王位不顧、美女不戀、六年苦修、終身託缽之舉,亦無慧可斷臂求法之務,更無惠能千年不朽之身。老子明確地說:“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貴食母”,就是專求道“味”。“無味”實則是其味無窮。佛陀將“首楞嚴三昧”之“味”講了一百種(見附錄),豈能“無味”乎?!雖然老子說“道之出口,淡乎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三十五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