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惟論見性”。排除極性顛倒的“風動”、“幡動”的事相迷惑,透悉“仁者心動”的萬物機制,了悟“自心現量”的主客一如,物我不二,直下本自具足的自性,唯此“明心見性”成為究竟“守中”的法門,而其它的“方便有多門”,為各對其機,顯示佛陀無量深厚之慈悲。
老子把這一過程表達為“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有“疵”、有“智”,說明極性未盡,“玄覽”(大圓鏡智)猶垢覆,“妙明”仍“知”障。“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盈”者極也,“盈”則虧,滿必損,守道的非極性之“中”不能產生任何極化之極性(盈),只有“無生法忍”,一切眾生心不生,極性觀念不存(夫唯不盈),才能“守中”而不極化,達到“悠久無疆”(蔽不新成),無極性(蔽與新)之交感變化。“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大”是相對“小”而言的一對極性,“不爭”與“爭”一對,善與不善一對,只要在任一極性觀念中,就分割成有限的部分,就不能契入“中道”的無限性,解脫極性觀念的束縛,才能“守中”,“是為要妙”。否則,陷入極性觀念的漩渦中,於極性事物再清楚明白,仍是“井蛙”(雖智大迷)。“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絕待之“大”,必無極性之“隅”、“成”、“聲”、“形”等的“識念”。“守中”、“執中”的關鍵就在破此極性思維的習慣纏繞。
儒家表達為“知止(至善的非極性)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指由定而開慧的過程),慮而後能得(轉識成智,轉極性為非極性)”。《大學》講的“明德”正是佛家講的“妙明真心”和“妙覺明性”。“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清除極性的心態(克明)才能開顯自性的靈光智慧,因為自性本具的妙明智慧,被極性識念困縛著不得開顯,只有“克”而後才能“自明”。孔子的辦法是“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這是孔子以事喻理,極性的爭訟中,兩極公婆各有理,誰要陷入此極性是非曲直的漩渦中,雞與蛋孰先孰後,永無完結。孔子講,即使是他落此圈套,則和凡夫一樣,“雖智大迷”。惟有跳出極性怪圈纏繞(必也使無訟乎),才是非極性的“大智若愚”。達到非極性的狀態(無情者),極性的語言思維無法表達(不得盡其辭),處此“中道”時,“守中”、“執中”至為關鍵。佛家講,一念無明起,山河大地生。所以,唯恐產生從自發的極性觀念(大畏民志)。有這種“大畏”者,必是識心達本、明心見性之人(此謂知本)。
“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故君子必誠其意。”時時刻刻心身內外,保持“守中”的“般若觀照,”無逸自心(故君子必誠其意)。“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畏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忿懥”、“畏懼”、“好樂”、“憂患”等,皆是極性的心態,有此極性的妄心,非極性的妙明真心、真如自性自然不得顯露(不得其正)。“守中”契入真如本性,極性觀念不生和極性妄心不起(心不在焉),唯有真如自性起用。這時,正如《壇經》所云:“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始終“守中”(於第一義而不動),不被外境(萬境)所幹擾,能轉物自在(時時見性),見相離相,見有觀空(真如自性起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能達此境,“六根雖有見聞覺知”,皆自如轉為非極性之“正覺”,絕不被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迷惑而產生極性的六識(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其心才能正(轉識成智),其身才能修(六度萬行)。
“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從“格物”到“天下平”,根本的根本是“格物”。極性世界的極性觀念下,“格物”有內外之分。外“格物”是研究、認識、證悟(格)所謂的見聞覺知之境(物)是什麼?我們最大的迷惑就是不瞭解感官感知的“客境”是什麼?每個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