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講的“去彼取此”。
“去彼”,六根再不要往外賓士,不要追求感官欲樂;“取此”,只說自己錯,不說別人過,反觀內求,反聞聞自性,這不就是轉正覺嘛!是不是轉正覺?這是老子給我們講的轉正覺。轉正覺就是要轉二相取捨的分別心。分別的取捨心,集中表現在“為目”等感官欲樂的追求上。所以,轉正覺的要害是六根不外馳。六根越外馳就離大道越遠,轉正覺就越困難。反過來,越不能轉正覺的凡夫,六根就越外馳。
轉正覺咋轉呢?老子說的很形象,“為腹不為目”。對修道人來講,“為目”是粗俗的兩相執取;“為腹”是主客相融的智慧觀照,是“自心現量”的一相正覺。轉正覺就是要契入無量,契入一相,契入實相本體,才能理解老子告誡人們的苦衷:“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再翻到二十三章,“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能懂這個意思嗎?“同於道者”,道是什麼?(答:實相本體。)是不是實相本體?實相本體是不是空無一相?(答:空無一相。)無一相的實相是不是無量無邊?(答: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是不是妙明常住啊?達到無量無邊的境地,處於完全有序化的究竟一相的本體狀態時,其屬性必然是妙明常住的,不生不滅的。剛才學習佛陀說的“無緣觀”,只有無緣了,無外了(當然就無內)才能入不二的一相。一相了,必然無有邊際,也就無量了。達此境地,是不是妙明常住啊?!
轉正覺,進入水晶球上無像的狀態;轉正覺,轉到無量光,無量壽;轉正覺,轉到無量無極,這就是“同於道”。你常常轉正覺,也就是常常同於道,契合於道,唯道是從,當然道亦樂得之。你把道得了,那你仍未得道;道把你得了,那你就成道了。是不是?同於道了,這不就是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嘛。得了沒有?得了。誰得?道樂得之,不是你得,你得了就錯啦!老子的大智慧,不是叫你得。老子和佛陀是同一種正覺。佛陀講:“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契入一相,無人我,無主客,無時空,也就是無四相。老子把這種不二的究竟一相,稱為“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為什麼老子講“道樂得之”,而不講你得了道呢?因為你有所得,必是得二相,是二相就不能契入一相的道。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不與你授記!”所以,是“道亦樂得之”。
你常常契入無極,契入道,“唯道是從”,這就是老子直指的一種修法,按此法修,長期以此,你不就成道了嘛!但是,是道把你得了,而不是你得了道。你得了道,你就不能得道,因為“有限”不能得“無邊”;道把你得了,你這不是聖智現量嘛?!因為,大海的水泡本來就是水,水泡破了就融於“無邊”的大海。鳥籠本在“無際”的虛空中,只要你“同於”就是!你看,老子大智慧的修法,也是轉正覺。“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前者是轉正覺,後者是轉心態。
轉正覺要轉到什麼時候?要轉到“無智亦無得”,“歸無所得”,轉到叫你“無緣”。佛陀叫你觀什麼?觀身無緣,無緣就是沒外邊嘛!大而無外了,沒有所攀緣的物件了。這樣觀,自然觀著觀著,無量把你得啦!切不可說你把無量得了。你把無量得了時,你還有得;無量把你得了,你就成了無量。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德比道低了一個層次,是不是?但這裡的“同於德者”,是指轉心態。如果不求“同於道”的無上正覺,無上智慧,只是修善得福,那就是低了一個層次。但真如不守自性,你種什麼,她給你長什麼;你發什麼心,你就得什麼果;同樣,你用什麼因,就得什麼果。你用最高的修法,就得最高的境界,你用次一點的修法,就得次一點的境界。“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你發什麼心,用什麼方法修,你就達到那個層次的境界。
“同於失者,失亦樂失之。”你以無上的修法修道,用直接契入道的方式修,直指心源,明徹本性,那你就同於道了。次一點的“同於德”。那麼“同於失”是啥意思?你無有業,或你有淨業;有善業,那當然就相對應“同於道”,或“同於德”。你有惡業,就是“同於失”,是不是?失了什麼?失了道和德。遠離道、德,就是失。失去的是與道相契,唯道是從,但道之體不變,真如隨緣不變,失去了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