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淨土”、“法身”、“圓覺”等等。如何才能率性(與道的屬性相合,遵循道性)呢?儒家提出“致中和”而達“率性”。因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實相本體);“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迴歸本源之途徑也)。“致中和”,就是時時刻刻以“般若觀照”,達到“觀自在”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層次,才能“率性”。“致中和”是兩個層次,先“致和”然後才能“致中”。因為“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是非極性未破(未發)的無極態,“和”是非極性已破的隱極性的太極態,或其它的“準極性態”。所以,“致中和”而“率性”,先回歸“準極性態”、“太極”隱極性態,然後再回歸到完全非極性的無極態。只有“致中和”了,才符合孔子的“中庸”之道。

“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只有達到“歸根覆命”、“惟道是從”、“聖智現量”、“不二隨順”的境地,就是“中庸”的“本體”標準。“致中和”、“止於至善”,就是“中庸”了。儒家的“中和”、“至善”、“中庸”、“執中”等,都不離“中道”之心法,儒家的“中道”心法經歷了三皇五帝的漫長流傳,到孔子而形成儒家的理論基礎。孔子知道“中庸”的標準至高至精,一般人難以達到。“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這不正說明天下(萬事萬物)之大本(本體、本源)的非極性“中”是一切大智慧聖者的最高追求目標嗎?正因為不易達到,才知“常、樂、我、淨”的“涅槃”之價值。才有拋江山、棄王位、舍嬌妻美女和財寶奇物而不戀的釋迦牟尼佛問世,才有歷代大丈夫立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發菩提心,行六度(持戒波羅蜜,佈施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智慧波羅蜜。)而追求無上正等正覺(成佛)的精神。

儒家行中庸之道的修法是“誠”之一字。用“誠”來“明明德”;用“誠”來“歸根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用“誠”直契“涅槃妙心”,直至“聖智現量”,直入“一真法界”。什麼是“誠”呢?從修道來講,“誠”就是老子講的“常無慾”狀態,是般若觀照達到定慧等持的自在狀態,是無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破五蘊(色、受、想、行、識),達“無生法忍”的境地。儒家用“誠”直指心源,泯極性,斷煩惱,使心態入“誠”,忍可於“誠”的狀態而“率性”“明明德”。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達到“至誠”之心態,就與大道的無私無慾、無為自然之屬性相契了。佛陀稱為“清靜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的“不二境”。此境(至誠狀態)“不生不滅、無染無淨、真如相故”。“至誠”是非極性本體的清淨本然之態,只有達此狀態,才能體現非極性本體的屬性(為能盡其性)。修道達此“儘性的至誠態”,就與大道本體的“自誠明”相契了。真空實相本體(非極性本體)佛家稱它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儒家描述為“誠(寂)則明(照)矣,明(照)則誠(寂)矣”。“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實相本體本有的清靜本然(自誠)之妙明屬性(自誠明,謂之性),佛家稱為“本覺”;而修道修得的(謂之教)明心見性的境地(自明誠),佛家稱為“始覺”。“本覺”與“始覺”相合,自然就“誠則明矣,明則誠矣”。所以,修道修心達到“至誠”而能儘性時,則“寂兮”(清淨本然)“寥兮”(周遍法界)“獨立而不改”(常住、不生不滅),“妙覺明體”的靈光智慧顯露,那必然“能盡人之性”。所謂“能盡人之性”就是轉識成智,轉極性的妄心為非極性真心,就是“盡人之性”。以人心充分的體現道心,知主客、人我、時空等極性皆是“浮塵幻化相”,“其性皆為妙覺明體”,破除“無明”,了達“汝身汝心,……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照悟“法界一相”,“心境一如”,“全心是境,全境是心”,當然就“能盡物之性”。“心淨土淨”,唯“誠”其心,依報隨著正報轉,就是“贊天地之化育”。我命在我,不在天,正如《華嚴經》講的:“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只惟是心,惟“誠”其心至“至誠”就可以頂天立地(可以與天地參矣)。

“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