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別,故第六識(意識)就起分別的作用。那你為什麼分別呢?因為我們已經到極性的世界了, 失去了主客合一的本源狀態,形成了主客分離的極性思維的結果。極性的美醜、善惡就是極性思維分別產生的極性事物。

極性思維的機制很深,先由非極性“如來藏”究竟一相,“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於是在八識中形成見分和相分,繼而在七識中極化為能、所,在六識中極化為主、客。佛學上稱為三細六粗的演化過程,或極化過程。老子把這種極化的演化過程,共同的特點; 表達為“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切極化的過程,共同的特點是把本無差別的“不二”一相的“道; ”因“無明”妄動的; “自心取自心”,極化為二相。因“妄心不了法界一相”,就迷惑在見與相、能與所、主與客的對立中互相攀緣分別,於是心生種種法生。反過來由自心分別極化的外界事物反饋又形成極性的差別觀念,故法生種種心生。原本妄心(見分、能觀、主觀)和妄境(相分、所觀、客觀)“起無先後”互依互存,但究其根源,“而此妄心能為一切境界源主”,“若無覺知能分別者,則無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別故有”。“隨有所念,境界現前,故心有內心及內心差別。如是當知,內妄相者,為因為體;外妄相者為果為用。……又復當知心外相者,如夢所見,種種境界,唯心想作,實無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也,所謂內心自生長短,好惡、是非、得失、衰利、有無等見,無量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別,當知一切境界自無分別故,即自非長非短,非好非惡,乃至非有非無”。明白了極性思維產生的深層次機制,對老子表達的“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前後”、“損益”、“剛柔”等一切極性事物的論述,就會迎刃而解。下面我們仍按主客分立的習慣來闡述事物的極性關係,以便於理解。

“有無相生”,什麼是有無相生?沒有“有”就沒有“無”。有了“無”才有了“有”;反過來,有了“無”才顯出“有”,這就是“有無相生”。大家知道非極性不存在相生相滅,它是不生不滅的,極性事物裡邊才有生滅。“有”和“無”是極性的一對,故能相生。那麼它們是怎樣相生的呢?相對於非極性的資訊態的“無”來說,極性的能量態和物質態是“有”;相對於沒有運動質量的能量態的“無”來講,有運動質量的物質態是“有”。非極性的資訊態可以轉化為極性的能量態,這方面的轉化比較抽象,用真空的對稱破缺產生宇宙的演化,可比擬為“無生有”,它的逆過程就是“有生無; ”。宏觀的例子可用水來比擬,把一盆平靜的水本無波紋,當; 作“; 無”;但當振動盆時,非極性的水面產生了波峰波谷極性的水波,這就是“無生有”;當水面平靜下來後極性的水波消失了,又恢復到非極性的平靜水面,這就是“有生無”了。能量態的“無”和物質態的“有”的相生就可比較直觀的理解了,E=mC2 的質能方程就是“有無相生”的數學表達。高能態下產生粒子,核裂變的質量轉變為能量,都是具體的例子。

“難易相成”,沒有難就沒有易,難和易是相對的,相輔相成的; 。難易都是相對觀念的感受,是極性思維分別結果的感受。比如說今天很順利的幹了一件事情,那就說明你以前有很多困難,很不順利的經歷。如果你從來未經歷過不順利的事情,你怎麼知道這個順利呢?你怎麼產生順利的感受呢?所以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長短相形”,沒有長就沒有短,沒有一米八的長,又怎麼能顯示出一米六的短呢?所以對極性相對事物的認識必須要有一個相對的標準,不然人們就無法適從。極性的東西都是相對的,凡是相對的東西就沒有絕對的存在,都是人為規定的。凡是極性的東西往往都是人們頭腦中的一種識念而形成的。

“高下相傾”,高的低的,有沒有高下呢?在這個無盡虛空中就沒有高下,高低是極性的物質世界“質點”差異性參照(相傾)的結果。

“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些都是一個道理。極性的東西都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不具備互為存在的前提,那就不存在極性的屬性了。有人給我說怎麼有些世界光有男人,沒有女人?實際上男人、女人的概念,是我們的極性認識。如果那個世界沒有女人,那男人怎麼顯示出來呢?那樣的男人的特徵是個啥?既然都是所謂的男人那又何必叫男人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