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塵“還同正覺”;而“常有欲”、“觀其徼”的凡夫,見相著相,“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不管從理相還是從事相來看,“常無慾”與“常有欲”、“妙”與“徼”皆是同一“常道”的兩種境界的展現和兩種屬性的觀念,故稱為同出而異名。不管是“常無慾觀其妙”,還是“常有欲觀其徼”,同是聖人所證悟的玄妙之道。釋迦牟尼佛總結為:“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而老子總結為:“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大智慧者共同所證的心法,也是真理真實存在的證悟之見證!
這一段老子講得特別深,這一章實質上有好多東西和佛學是相通的,兩個大智慧者都認識到“玄之又玄”的東西,其中好多東西是雷同的,只不過是用不同的語言和方式來表達。當你把這個精神理解了之後,你再看《道德經》和佛經,你互相參看,就會融會貫通。就知道聖人們對“玄之又玄”的認識是統一的。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花微笑,笑啥呢?佛陀的笑就是“妙”啊!體現著“妙”。這種“妙”用“有欲”的語言不能傳遞了,就用“以心傳心”的“妙”來交流,這就是“常無慾”達到“玄之又玄”的境界和層次,認識到“眾妙之門”的微妙之所在。
修道的過程,就是無慾觀其妙的過程,就是認識“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的過程。如果達到“眾妙之門”的境地,就才能真實的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玄妙”。
■第 二 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交,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這一章前半部分講極性世界事物的極性存在和極性屬性,後半部分講如何駕馭極性規律,如何在極性規律的制約中,擺脫極性規律的束縛。我們處於極性的世界,極性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由極性的兩端組成的,形成對立的統一。質子和電子形成中子;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形成了原子;正離子和負離子形成分子;細胞核和細胞質形成細胞;男人和女人組成家庭;太陽和月亮形成晝夜;夏至和冬至形成一年;引力和斥力形成平衡;正數和負數相消為零,這等等都是極性事物的顯現。連我們的思維意識都是極性的觀念,我們的極性思維是我們極性世界中最根本的極性,最主要的極性,也是一切極性的源淵。所以,主客觀的極性屬性,成為我們這個世界的根本規律,極性世界裡的萬事萬物都受這種根本規律的制約。我們要是認識了極性世界的極性事物的這種屬性,就能準確地理解老子的大智慧。老子的大智慧就在於認識了道的非極性屬性和樸散為器的極性屬性。一部《道德經》就是講非極性的“道”、“樸”、“無名”等和極性的“器”、“有名”等的智慧認識。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惡就是醜的意思)”;“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極性的事物,都以對方為存在的前提,都是相輔相成的。沒有正就沒有負;沒有錯就沒有對;沒有陰就沒有陽;無彼就無此。老子透徹的認識到美是由於醜(惡)的存在,才顯出美的極性觀念,沒有醜就不存在美。如果人人都具佛的三十二種相好,就沒有三十二相好之說,三十二種相好是相對我們眾生不具備這種相好的“惡”才顯出來的。人人都像雷鋒一樣公; 而忘私,就顯不出學雷鋒的必要。之所以人們都崇敬雷鋒,就是人們還不具備雷鋒的品質的原因。下邊的善與不善、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前與後都是同一屬性。後邊; 還要講到寵辱、清濁、直枉、剛; 柔、損益、靜躁、雄雌、親疏、正奇、牝牡、智愚、善夭等等,都是極性相待的屬性,都是極性的事物。
這一章專門介紹極性相對事物的觀念,叫你認識這些極性的觀念。“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這個美是你頭腦裡的一種極性觀念,由於我們的“軟體”上早就形成了極性的識念,也就是你的心識中已經有一個美的觀念,你的那個美的觀念是哪裡來的呢?正是你的識念分別出來的結果。誰叫你分別的呢?這就涉及到主客形成的演變過程,由本源主客合一的狀態,樸散為器產生了極性的器世界和極性的思維方式。佛學上就是“無明”的緣起,從如來藏產生了“無明”,形成了第八識,再由此演化出第七識,第七識就指揮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進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