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們都捨棄了令人厭煩的道瓊斯而轉投納斯達克股,這不過是非理性繁榮的一種逆向的副作用而已。另一方面,在上週,發生了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普遍的市場不景氣使道瓊斯指數跌破了10 000點。股市泡沫時代現在已經徹底結束了。但它留下了多麼大的一片混亂啊!
直到現在,股市泡沫還常常直接影響到經濟狀況。一談到股市繁榮的年代,人們就會聯想到“新經濟”帶來的欣喜、商業投資十分活躍和鉅額資金注入了資訊科技產業。當然,現在許多公司都意識到它們投資得太多了。這種資本過剩有可能使商業投資持續低迷。
這不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想法。但股市泡沫對經濟產生的直接影響還只是冰山一角。它還對我們國家的政治產生了可怕的影響。
畢竟,喬治W。布什剛好在泡沫出現以前提出減稅計劃並不是偶然的。股市熱和減稅熱之間有著一種密切的聯絡,而且這種聯絡是雙向的。
一方面,在20世紀90年代末,右翼媒體曾經是股市的積極推動者。特別是《華爾街日報》,它的評論文章極其熱衷於寫一些關於股票評估的怪論,但這些看法還是積極樂觀的。還記得《道指36 000點》嗎?有人指出,這些理論都建立在模糊數學之上,並奉勸人們不能指望投資股票永遠都有高回報,這明顯是危險的左翼分子在作怪。
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卻在於另一方面:股市泡沫提供了這樣一種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可以讓實際上不負責任的政策建議暫時看起來似乎可行。
最近預算盈餘的消失多少是由牛市造成的呢?認識到這一點是很重要的。1994~2000年間,稅率並沒有提高,但作為GDP一部分的稅收收入卻增加了,這主要來源於對資本利得徵收的附加稅。造成這種局面是因為一種錯覺,即政府感覺到人們手中都持有大量的現金以及大幅減稅還足以維持預算。當這種錯覺佔據主導地位時,喬治W。布什的稅收計劃便出臺了。
而今,人們逐漸認識到了現實。但不幸的是,儘管剛浮出水面的現實來得如此及時,阻止了一場社會保障方面的災難,因為喬治W。布什簽署的其他政策建議也是基於對泡沫經濟的錯覺,它還是未能制止一場災難性的稅收減讓。
當然,你可能會想,為什麼喬治W。布什沒有仔細考慮一下呢?為什麼他會認為,他在1999年末那種興旺的牛市時期實行的稅收計劃,在2001年的後泡沫經濟時代也同樣適用呢?而他的官員們也一定很清楚稅收收入正如沉石般在下降,另一方面,他們卻一再向溫順的國會保證一切都很正常。
但至少我們從這屆政府的做法裡認識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它從不根據變化的實際情況來改變它的計劃;它所做的只是改變一點推銷其計劃的說辭。所以稅收減讓僅僅是被重新貼上了“反衰退措施”的標籤而已,實際上它很難勝任這項工作。在這件事上,政府也仍未放棄繼續對社會保障實行私有化的努力。既然它已經無法再用股市這一精美的外殼來吸引公眾,就改用虛構的危機來嚇唬他們。
無論如何,已經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股市泡沫引致了糟糕的政治決策和商業決策;而我們將在以後的許多年裡,為此付出代價。第2章
國外風起雲湧(1)
亞洲出了什麼問題?
《財富》1998年3月2日
對於亞洲金融危機,我應該感到有一點興奮,甚至是高興。你瞧,金融危機是我研究的專題之一。在20年前,我寫的第一篇重要的經濟論文的題目就是“國際收支平衡危機模型”(A Model of Balance of Payments Crises)。這讓我看起來有點兒像一個颶風追逐者正巧趕上了一場恐怖的龍捲風。其實我和其他人一樣,對那些只能住在廢車場的貧困者們感到惋惜,但我也感到些許激動,因為我們有機會見證這一令人震驚的場面。我還可以為我這種複雜的感覺做出解釋:當經濟某一方面出問題時,你可以從中學到的關於全球經濟如何執行的知識,比經濟一切正常時學的要多得多。並且,可能我們在這場危機裡汲取的教訓能夠幫助我們避免,或者至少是更好地應對下一場危機。
那我們究竟在亞洲的這場危機裡學到了什麼呢?對貨幣的投機性衝擊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我們中的一些人甚至早在20年前就發出警告說,東南亞國家可能蘊含著經濟風險,但是這場危機涉及的廣度和深度都是我們始料未及的,所有人都感到了震驚。這場災難告誡我們,在我們過去的經濟體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