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一家公司上來談的原因。要記住事情原本比這要豐富得多。
還有多少個安然?
2002年2月1日
這是個可怕的問題:會有多少家像安然這樣的公司呢?
即便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只有安然這麼一家公司採用了欺騙手段。那麼其他公司也參與了“虛假賬目清算”,這在以前被視為一種美化了的欺騙形式,但是隱藏在虛假外表下的那些大公司怎麼可能不存在龐氏騙局呢?
唉,其他公司是極有可能存在龐氏騙局的。我不可能告訴你哪家公司的聖像實際上是由混凝紙做成的,但是,如果說我們國家將來不會再出現2個、3個,甚至更多像安然這樣的公司的話,那麼我會感到非常吃驚。
為什麼我要說這個呢?和任何犯罪行為一樣,龐氏騙局同樣需要手段、動機和機會。
這三個條件近來都已經很成熟了。
手段:現在我們知道一箇中等盈利甚至虧損的公司怎樣輕而易舉地掩飾自身的問題,並且給人一種具有盈利能力的外表。就像支付員工工資的詭計一樣簡單,公司不是把工資直接發放給工人,而是用股票期權形式支付的。大家知道工資是費用而股票期權不是費用。這種詭計對於公司報告的利潤有很大的影響。據英國經濟學家安德魯·史密斯分析,1998年思科公司報告利潤是億美元,如果把它所發行的股票期權的市場價值視作一種費用的話,那麼它應該虧損49億美元。股票期權只是一種華麗的包裝技術,這種技術透過人為加工後可以使公司報告的利潤看起來讓人著實滿意。
動機:增加收益的目的就是要提升股票價格。但是為什麼公司要採用欺騙手段呢?
有一種回答是,較高的股票價格有助於公司成長,可以很容易融資、兼併其他公司、吸收更多的僱員,等等。毫無疑問,大多數管理人員提升股票價格是出於使公司成長的真實意圖。但是當我們看到高層執行官們聚斂財富的時候,他們所經營的公司實際上已經破產了[有個比安然公司更糟的例子:很明顯;環球電訊(Global Crossing)的創立者在公司破產時從公司捲走了億美元],我們也應該清楚地考慮一下管理人員的個人動機。不要問提升股票價格能給你的公司帶來什麼,而要問它能給你個人帶來什麼。
絕非偶然,較高的股票價格能為虛假賬目清算提供便利,公司可以用這種方法創造虛假利潤,從而進一步提升股票價格。這就是龐氏騙局!但是機會怎麼樣呢?20世紀90年代後期,三方面因素的結合在很大程度上為前代人看不見的金融詭計叩開了大門。
第一個因素就是“新經濟”的出現。毫無疑問,新技術創造了新的機會並且整頓了工業秩序。但是新技術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那就是作假同時興旺起來。你怎麼才能知道一個公司是真正找到了一個非常有利可圖的新經濟的位置,還是在準備偽造這種位置呢?
任用親信模式(3)
第二個因素是股票市場泡沫。正如羅伯特·希勒在他的著作《非理性繁榮》中所指出的,一個上升的市場就像是一個自然的龐氏騙局一樣,後續的投資者的連續投資都會為其前期的投資者帶來收益,這使得每件事看起來都還不錯,直到人們身無分文被套牢一空。現在看起來很明顯,但他並沒有指出在這樣一種環境下也容易出現蓄謀已久的龐氏騙局。當公眾相信了這種伎倆的時候,那些詐騙者就可以大行其事了。
最後一個因素是有一個寬鬆的法律環境。以前,採用欺騙手段的那些公司和審計員會面臨被訴訟的威脅。但是在1995年,國會無視比爾·克林頓的否決,執意透過了私人安全訴訟改革議案,這使訴訟變得更難了。賬目清算公司連同它們審計的公司和出售它們股票的投資銀行,的確不必再擔憂什麼了。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僅要看到公司的動機,而且還要看到執行官們個人的動機。我們知道安然公司的管理人員給他們的投資銀行家……不是公司的投資銀行而是他們個人的銀行家……一個機會,即向過去隱藏他們債務和吮吸他們錢財的皮包公司進行投資。想不想打賭,類似的交易難道不會發生在其他一些公司身上?
我希望安然事件是唯一的。但是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我會感到非常驚訝。
改革的阻力
2002年5月21日
“我建議你們,美國資本市場要想成型,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改革就是改變已被廣為接受的賬目清算原則。”這是財政部副部長勞倫斯·薩默斯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