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2 / 4)

小說:萬維宇宙 作者:向前

我”已經是悖論,無“我”更是荒唐,是誰在寫這本書,不是雲寒,難道是電腦嗎?

“我”是誰?

二、宇宙異質

1.差別不同

龍生九子,各不相同。從古至今,人類累計誕生的總人數應該有上萬億。每個人都個個不同,無論是長相、體重、經歷、性格、結局都不同,至於思維、社會關係等差別就更大,即使是雙胞胎,也是外觀相似,差異也巨大。

人的血型有差異:人類的紅細胞有15個主要血型系統,其中最主要的是ABO血型系統,其次為RH血型系統。臨床上將人類最主要的血型分為:A、B、AB、O四種。

人的氣質按心理學也可分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鬱質。

著名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仔細觀察樹葉中間主脈的細微結構,你會發現就連同一片葉子兩邊葉脈的數量、葉緣、鋸齒的數目和分佈也都是不同的。

地球上一年有四季,乃春夏秋冬也。春雨纏綿,夏花絢爛,秋葉靜美,冬雪純潔,四季氣候景色都不同,甚至每一天的氣候也不一樣。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能否將這概念絕對推廣出來,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呢?

太陽是一顆恆星,有兩個完全一樣的恆星嗎?

不會的,恆星之間也有差別,恆星有質量、密度、溫度、光度、體積、形狀、物質結構、運動速度等各種引數。恆星有這麼多的引數,就說明恆星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

想想太陽是由1057個氫原子和氦原子組成的,這麼多數量原子的排列組合是個巨大的數值。

首先,單元宇宙中恆星含有的原子個數不可能一樣多,原子數量或多或少會存在差異,這樣就導致質量會有差異,所以太陽下一步發展只能成為白矮星,而有的恆星卻能形成中子星和黑洞。

其次,即使存在某個恆星與太棒棒有完全相等數量的原子和構成比例,那麼這麼大數量的排列組合機率非常大,也會導致這兩者之間的體積、形狀、密度等也不可能完全一樣。

結論:不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恆星。

()

同理:星系、超星系、行星、彗星等都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兩個。

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原子嗎?

我們一般認為同種原子的質量是相同的,量子理論認為存在替代效應,是相同的。但如果考慮電子雲的概念就應該能判斷,原子是不同的。因為所謂電子雲,說明電子是高速旋轉,它的軌道只是近似在一定的區域,形態是雲霧狀。用量子理論的話,電子位置根本測不準,是無所不在的,只能用機率來表示。

如果存在兩個原子絕對相同,那麼它們的電子與原子核的位置、距離、方向、運動速度、變化規律應該一樣,可現在電子的位置是極端變化的,它自身都變化無常,能說兩個同種原子的電子就一定處於的相同位置嗎?

結論:同種原子只是等效相同,並不是完全相同的粒子。

即使我們認同有兩個絕對相同的原子,實際還是不同,因為既然是兩個, 就意味是可以區分,既然可以被區分,就意味存在不同。能區分就意味至少是處於不同的時間或空間,既然是處於不同的時間或空間,那麼本身就是不同的,因為時空本身也是物體的一種特徵。

如果就是完全相同,又確實處於相同的時間和空間,那麼實際就是一個原子,也就談不上兩個,更說不上相同。

結論:單元宇宙萬物之間的差別不同是絕對的,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個事物,因為能在觀察主體意識中形成兩個事物的概念,那麼它們就肯定已經被區分了,既然能被區分,就說明已經存在不同的特徵。

2.變動不同

差別不同說明在同一時空中,萬物之間是絕對不同的。那麼不同的時空中,物體自身的變動呢?

很簡單,所謂變動就是指前後不一樣,否則就叫靜止不變了。所以物體的變動導致自身也是不同的,這就是萬物的變動不同。

太陽一直不斷進行熱核反應,這就說明每秒中都有巨大數目的氫原子變成氦原子。因此,太陽的物質結構是處於不斷變化中的,那麼對它的前後一秒比較,這兩個靜元太陽相同嗎?

結論:任何兩個靜元太陽之間不完全相同。

地球也是,原始地球無論是面積、質量、轉動速度、公轉速度、磁場變化與現在差距都很大,地球經歷多少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